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周荣池:在家乡这片土地上执着地耕耘

2017-11-20 00:00:00    作者:管玮玮    来源:今日高邮

 

 

 

 

20日,江苏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仪式在江苏大剧院国际报告厅举行。本届表彰的涵盖电影、电视剧、电视纪录片、动画片、戏剧、广播剧、歌曲和图书作品共77件,其中图书类作品10件,我市作家协会主席、青年作家周荣池创作的长篇小说《李光荣下乡记》榜上有名。据悉,该书是扬州市各县(市、区)所有参评作品中唯一获得图书奖的作品,其作者周荣池也是我市首个获得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图书奖作品的本土作家。记者第一时间与周荣池取得联系,对其多年创作农村题材的经历,特别是专注里下河乡土人情进行创作背后的故事进行了采访。

“我之所以选择农村题材进行创作,与其说是一种选择,不如说是自己的宿命。”采访伊始,周荣池首先用这样的话解释了自己为何多年来一直孜孜不倦创作农村题材作品的原因。

周荣池告诉记者,从大学就走上文学道路的他,曾先后写过诗歌,写过城市,还出版过长篇小说《绝境》,并成为《散文诗》的封面人物被重点推介,尽管如此,他仍然没有忘记在文学道路上寻找自己的创作方向。2005年秋,周荣池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家乡高邮,先后在临泽中学和城区机关(部门)做过教师、文员等。“这期间因为一件偶然的事情让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作道路。”周荣池说,那是2008年,他和一个外地来邮的作家采访团到原横泾镇周逻开展采风活动,当他们首次听到当地原生态的民歌时,不禁大赞这些民歌手的声音是“泥土里的天籁”。尤其是同行的《翠苑》主编冯光辉对他说的“里下河就是你的母亲,土地就是你最好的母题!”这句话,彻底为他今后的创作指明了方向。

经过长久的思想沉淀,周荣池开始将自己的目光专注于农村,用手中的笔讴歌和书写带着泥土芬芳的作品。2010年,他的第一部散文集《草木故园》作为文游台丛书的一种正式面世,其清新扑面的风格立即在文坛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此后,他先后以农村的人、物、事为写作素材,创作了长篇小说《李光荣当村官》、长篇散文《村庄的真相》等文学作品,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其中,《村庄的真相》在创作过程中就已被确定为“江苏省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创作完成后还分别被《散文百家》《美文》等重点文学刊物推介,并入选《2013年中国好文学》;《李光荣当村官》不仅进入了“扬州市政府文艺引导资金项目”名单,获得了2014年扬州市“五个一工程”奖,而且先后多次被《文学报》《扬州日报》等媒体以专栏形式予以推介。

采访中,周荣池还坦言,作为一个书写乡村的写作者,当下的现实特别是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巨变对自己的影响与激荡,也让他不断地反思与调适自己的写作方向。

2014年,周荣池承担了江苏省首批作家“深入生活计划”的写作任务,踏上了前往菱塘回族乡采风写作的路途。期间,他在承担江苏省道德模范(高邮)现场会文案创作的过程中,有幸接触并了解到了大量当地的好人事迹,这使他感触颇深。于是,他在工作之余开始了自主创作高邮好人远行系列小说。短短一年时间,他写出了二十万字的系列小说,并以《大淖新事》为名正式出版。这部小说的出版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知名评论家汪政指出:“这本小说集在当下有着特别的意义,也是青年作家应该思考的地方,应该想一想,我们如何去发现和表达美好的人与事,给人们温暖和希望。”

这部作品的成功,激发了周荣池继续创作下去的激情。此后,在深入菱塘回族乡采风的基础上,他又创作了李光荣系列乡土小说的第二部《李光荣下乡记》。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回汉人民在大湖之滨创造美好生活的故事,城市化的进程带来的文化的割裂、城乡的对立、现实与传统的对抗等等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该书出版后,《人民日报》《文艺报》《文学报》《中国作家研究》先后以专栏、专版的形式推介。山西大学王春林教授更是将其文本纳入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实例,撰写了近万言的研究文章,这又让周荣池扎根里下河的写作有了学理上的归纳和指引。

“虽然这些年,我在农村题材的写作上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怀着一颗永不满足之心的我,仍努力对各种文学体裁进行大胆尝试,力争让里下河这个巨大的母题散发出独特的个体魅力。”周荣池说,多年来,他相继在文艺评论、古诗词、剧本创作等方面进行过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先后创作出评论集《一个人的批评》《九十九首诗和一座城》,发表了电影文学剧本《李光荣当村官》和《运河风雨1931》,创作并出版了两本革命烈士传记《夜行者——毛福轩传》和《新生——成贻宾传》等。这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还精心创作了反映1931年江淮特大水灾的长篇小说《民国二十年大水》,让人们了解到了里下河水乡这片土地曾经发生过的那些难忘的人和事。

如今,周荣池成功摘得了“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面对这份荣誉,他表示,站在这个新起点上,将继续保持着“为乡情记录,为土地书写”的初心,用手中的笔在家乡这片土地上执着地耕耘。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