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喝茶漫谈

2015-08-13 00:00:00    作者:吴忠    来源:今日高邮

据说行家喝茶都不喝第一遍茶,说茶叶是喷过农药的,第一遍就相当于洗茶。我相信这话是真的,但和大多数人一样,相信归相信,第一遍茶还照样喝,说白了就是怕费事,更怕浪费,况且好像也没听说过有什么人喝茶中毒的。不过,最近我还真要从第二遍茶开始喝了,这倒不是怕喝进农药的缘故。上个月体检结果表明,我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偏高,医生建议喝苦丁茶,于是我就开始喝苦丁茶了,黑色的,叶子卷成一根根牙签状的那一种。每次泡茶只需一根,在杯子里经开水一泡,叶子膨胀展开增大数倍,像在水里盛开了一朵花。茶水很快变成青绿色,看上去“颜值”很高,但饮上一口,满嘴的苦味,不亚于中药,不想再喝第二口。于是就想到还是把第一遍最苦的倒掉,从第二遍开始喝,果然苦味大降。只是不知道降脂效果会不会也大降,也不管了。

没有喷农药的茶是有的,明前茶就是。清明节前采集的茶叶,由于没有虫害,就不需要喷农药。但清明前气温低,茶叶生长慢,产量少而价钱高,有“明前茶,贵如金”一说。一般中等的茶叶几百元一斤,明前茶一般都要千元向上,年成差一点大几千元一斤也不稀奇。有时花大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真正的明前茶,我听说过有“土豪”买到假货上当受骗的事例。看来,要买到真正的明前茶,最好要带行家一起去帮着鉴别才行。
我对喝茶没研究过,也不讲究喝出什么品位。去年我喝了一夏天的大麦茶,益气健胃,解渴解暑,只花了几十元。大麦茶制作简单方便,把大麦洗净,炒熟,再用水煮。小时候生产队集体劳动都会煮一大锅大麦茶放在晒场路口,大人小孩谁想喝了,都可随时去舀一大碗,咕咚咕咚喝得那个爽。唉,提起大麦茶,就又情不自禁想起快乐的童年,多说了几句。有的人为追求高品位,专买贵的茶叶。其实茶叶贵不贵固然有其品质的因素在里面,更重要的是由产量的多少决定的。梁实秋写过《喝茶》一文,他开始买茶也是唯价钱论,好在商家憨直,责他不应该买东西以价钱定上下,梁恍然大悟,从此他“但论品味,不问价钱”。汪曾祺喝茶有瘾,每次把茶都是泡得浓酽酽的,但他对喝什么样的茶也不讲究,除非太次的茶会拿去煮茶叶蛋,他也都是“但有便喝”,不管价钱。我们并不一定要以这些文化大家为榜样,要以适合自己口味,并结合自己的经济实力考虑为好,如果不合自己的口味,或者一边喝一边计算着一杯茶要花多少钱,那还有什么趣味呢?茶叶种类很多。我一个同事一下子能报出几十种茶名,并能说出它们的产地,还能说出绿茶、红茶、白茶、黑茶等等分别是哪种最好。他有的话我不敢苟同,如哪种茶最好,就各有各的说法。有人独爱龙井,有人钟情铁观音等等。而每种茶叶都分若干等级,同样是龙井茶,最高等级与最低等级品质相差甚远。茶叶好不好,跟具体人也有很大关系。比如有的人体质适宜喝绿茶,有的人体质适宜喝红茶。还有的人夏季适宜喝某种茶,而到冬季又适宜喝另外一种。因此,茶好不好是相对的,绝不是贵就肯定好。
好茶叶还需要好的茶水来泡。妙玉用梅花上的雪水泡茶招待宝玉、黛玉和宝钗三位,真是费了大心思,我等凡人可望不可及。有的人喝茶不用电水壶烧水,一定要用火烧的,而且不等到水滚开,以“嫩沸”的水去浇茶叶——这起码在我来看是相当讲究的了。等有这样闲空并有闲心的时候,我也想来试一试,品尝一下效果到底有什么不同。有了好茶叶和好水也还不够,还要有好茶具。鲁迅曾经买了好茶叶回来,先用一般的茶杯,发现跟“粗茶”无异,茶水浑浊,后改用盖碗,才发现“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实是好茶”。不妨设想一下,再好的茶,如果我们用普通的玻璃杯喝,那是什么感觉?再夸张一点,假如我们的茶杯好久都没洗了,上面布满黄黑的茶叶垢,那又是什么感觉?再好的茶,怕是也没兴致了吧。谈到这,我突然想,如果把中国传统与现代加以抽象概括,分别用物件代表,盖碗和玻璃茶杯再好不过——盖碗代表传统,繁文缛节,效率低,但文化底蕴厚;玻璃杯代表现代,便利适用,效率高,却没了文化品位。究竟是传统好还是现代好,这是个争论了很久的大话题,各有说辞,这里不嗦。
喝茶当然跟人的成长经历、对人生的理解也密不可分。同样一杯茶,小孩跟成人喝出的感觉会不一样。同样一杯茶,年轻人跟老年人喝出的感觉也会不一样。有人说,喝茶第一遍是苦,第二遍是甜,第三遍是回味。到了我这个岁数,似乎能喝出这种感觉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