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桑树果子

2017-06-18 00:00:00    作者:姚维儒    来源:今日高邮

初夏是水果泛滥的季节,从樱桃到芒果,从杨梅到枇杷,从油桃到哈密瓜……想吃什么都能如愿。晚上有朋友登门,竟送来了许多紫红色的桑树果子。真的太意外了。因其不易运藏,故在城里已很少见到,且我们这里的桑树似乎也比以前少多了。

桑树果子注定了与我们的童年有关,它也勾起了我美好的回忆。

我们小时候,水果很少也很难吃到,也许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能吃上一只小苹果。但桑树果子却是无偿的,只要到了初夏,想吃就可尽情地吃。本地养蚕的甚少,桑树基本上都是野生的,大多在河边、屋后。庭院里一般是不栽桑树的,主要是忌讳个“伤”字。野生的桑树枝枝桠桠的可以长得很高,每到初夏,绿油油的桑树叶挂在灰黄色的树枝上,嫩嫩的叶间一颗颗的桑树果子或青或粉红或黑紫,如串串葡萄让人馋涎欲滴。几个街坊小伙伴常相约去郊外摘桑树果子,一个帮一个爬到树上,无所顾忌地先吃起来。那个时候也没有卫生的概念,等到吃饱了还不会忘记摘一些回去。下树后只见每个人的手上、脸上、嘴上抹的尽是些紫红色,衣服上也尽是紫红色的渍液。有的桑树濒临河边,树枝几乎要与水相接,为了那诱人的果实,我的伙伴们常毫无畏惧地用小手去够。至于回家后被父母亲骂,也只好用紫染的小手捏住衣角,低垂着头领受了。

这桑树果子,还有一个十分文雅的名字叫桑葚,也就是它的学名。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提到“紫红的桑葚”,可见桑葚与许多人的童年息息相关啊。“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诗经》中用斑鸠吃了桑葚会甜得迷醉过去掉落树下,然后轻易地落入猎人的手中,来劝诫女孩子们不要因为爱情的甜蜜而轻易地陷入其中而遭受不幸。那桑葚的甜蜜果真会使斑鸠醉得从树上掉落下来吗?古人的想象力也真够丰富的。

桑树果子是酸甜适口的,孩提时留下的记忆也是美好的。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