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上上海

2018-12-25 14:21:09    作者: 陈飞    来源:今日高邮

现在,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去上海,坐长途客车小半天,起个早开车到镇江乘高铁,全程两个半钟头,既方便又适宜,上午办事,下午折返,逸逸当当到家吃晚饭。这若是放在三十多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家里没有个大事急事,亲朋好友之间一般不走动。

我最早一趟上上海年仅六岁,懵懵懂懂的,却已开始记事。从爹爹宣布将要去上海,到正式启程,前后准备了半个多月。起因是大爹爹身体状况不太好,叫他女儿写了一封家书,寄到江北老家,想把爹爹奶奶叫去上海商量一些事情。难得上一趟上海,奶奶的哥哥姐姐又都安家在上海,也要去串串门。我记得那时上上海,无非带点草鸡蛋和鸡子、鸭子等家禽什么的。草鸡蛋一部分是自己家平时攒的,一部分是从集市上或是和庄邻收的。这样要带,那样也要带,少了不够分,兄弟姐妹不要紧,爹爹奶奶就怕嫂子、姐夫见气。

我们出发的那一天,我是在睡梦中被叫醒的,大概凌晨四点多。同行的还有钱宏大大和兰子大妈妈,他们是大奶奶的姨侄和姨侄媳妇,和我们同住一个村子。大人们烧早饭的烧早饭,顺东西的顺东西,堂屋里的电灯泡亮得有些刺眼。四个大人各有分工,钱宏大大两口子轮流挑担子,爹爹奶奶就驮我搀我看我。担子的两头,一头是瓜篮,一头是蛇皮袋。家里的扁担嫌长,使用不方便,就临时找了根短一点,但很结实的木棍,锯锯刨刨,将就将就当扁担用。

那时,镇上还没有直达上海的长途汽车。我们必须先步行一刻钟,来到镇上的客运停靠点。站点的工作人员老严经常穿着制式服装,他做得最多的动作就是抬腕看表、举旗指挥。坐上半个小时的短途到城区的长途汽车站,然后再到候车室等待检票。当我们坐上开往上海的长途汽车时,天已经大亮,马路上,工人师傅正轻盈地踩着自行车匆匆赶去上班。

一路颠簸,一路兜兜转转,既走国道、省道,也走县道,既穿城区,也经乡村,我岁数小,第一次出城,一切都感觉是新鲜的,不时看看窗外的风景,饿了还能吃到煮鸡蛋,一点也不觉得累。

我记得,汽车在八圩汽渡停留的时间最长。南来北往的客车货车都要在此排班,由渡轮从靖江驳载过江到达对岸的江阴。汽笛一声长鸣,那颗焦急等待的心才会安放。因为顺利的话,要一个多小时,遇上天气变化等因素,什么时候能上船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一九九八年江阴长江大桥建造期间,我有幸经过。当时,我们实习的拖轮,就停靠在大桥南岸东侧的炼油厂码头。面朝大桥无限感慨,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上海不再遥远,我们也无须再经历天蒙蒙亮从家里出来赶路,黢黑才到上海。

如今,高铁已经通到家门口,再有一年,去上海会更加便捷,大同城时代的大幕即将开启。上上海,那是承载着几代人的美好憧憬与回忆呀!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