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4 17:26:45 作者:□陈其昌 来源:今日高邮
母亲於玉英出身小地主兼商人家庭,出嫁前生活在上海,富足快乐荡漾着青春时光。晚年的母亲曾向小辈“显摆”过,身着旗袍,穿高跟鞋,戴坤表(如大拇指大小),用的是巴黎香水、双妹雪花膏,看过梅兰芳的《霸王别姬》、蝴蝶主演的电影,日子甜如蜜。但母亲十八岁,正值花季,其父(於芳,字耀山)病亡。1933年淞沪事变后,我的外婆卜世英带着母亲、姨娘返回高邮,住谢汝吾家竹行。母亲的叔父於华,终生未娶,在东大街靠近高丰巷开五洋小店,只有一间,靠为王金元百货店供货为生,时常接济外婆母女,1955年病故于上海。
经父亲的小姑父刘子梅的母亲做媒,父亲与母亲得以相识。1937年农历十月初六是父母结婚的大喜日子,地点在东后街43号。门口有井,住有门厅一间,客厅三间向东,东南角有杂物存放处,五间套房,外一间厢房一间过道,厨房两间(一间三个锅、一间存草)。一套时式的嫁妆全是上海造,有雕花的沉香木大床,竖柜两副附穿衣镜,上头嵌有梅、兰、竹、菊装饰画,桌、方凳,雕花椅子四张,茶几两张。现在这些旧家具已越百年,仍合丝合缝,只是时光洗汰得有些发白。嫁妆中还有一幅彩色的“麒麟送子”年画,这是长辈对新婚小夫妇举案齐眉、百年和合、早生贵子的美好祝福。
於家大小姐过了一段“大少奶奶”的生活。这离不开杨政的父亲杨希孟对父亲的信任,34岁的父亲陈笃源在北门同和昌布店管总账,平时由杨政的叔父前来看看,年终才向店老板报账。管总账一年发16月工资,分红利最多拿至64个月工资,因此,老爸常显摆,当时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
解放后,父亲失业,靠母亲支撑起七口之家,重担落在她柔弱的肩上。起初,母亲靠她一双手为对门的苏北血防指挥年轻医护人员洗衣服,每人每月1.5元。平常忙得还好,夏天奇忙无比,拎水、洗衣,到“河边口”汰衣,追着太阳晒干。一堆堆带着汗臭的衣服收回来,一件件干净平整的衣服送回去。头二十个人的洗衣收入解决了家中的大部分开支,不够,变卖家产度日。
母亲还拎着头二十斤铅皮筒卖过洋(煤)油。干这行当,穿街过巷,到园(菜园)下乡(城乡结合部),沿途还得吆喝,“卖洋油噢!”开始羞于启口,苦日子逼得叫卖。从大的煤油店买进,到一家一户门口卖出,利润似针尖削铁。每天卖多卖少,全靠运气。出门、回家时间极不固定,有时趁人家午饭时间推销,回家吃饭早一顿晚一顿,以至一度时期头晕心虚。母亲一双裹过又放开的脚,就这样留下艰难岁月的足迹。
迫于生活,母亲还先后在两家人家做过保姆。最早在泰兴人陈法月家中做保姆,主要是带几个月大的孩子,回家吃饭,一个月15元。母亲主动帮主人做家务,洗汰缝补,样样都来,双方相处和睦。大约一年多后,陈法月举家迁回泰兴,为帮助照料小孩、照看物件,她特地送其回泰兴。返邮回家,正当深夜,院子深,母亲敲门很久,无人开门,最后在夜行人帮助下撬开大门才得以回家。她的含辛茹苦才换来了我们的美梦香甜。直到我参加工作,母亲才不做保姆。
母亲晚年小脑萎缩,1995年腊月跌了一个跟头,从此卧床不起,直至次年八月初五去世。母亲生育子女八人,走了兄弟四人、妹妹一人,尚存我们兄妹三人。母亲去世后,父亲曾写诗怀念老伴:“伉俪六一载,相敬胜如宾。中途经坎坷,饱尝酸和辛。晚年遭疴疾,病榻苦不轻。未享荣华福,刚甜厄运临。呜呼我爱卿,永记你容音。”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