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0 00:00:00 作者:丁一 来源:今日高邮
牢记使命 团结一心 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在中共高邮市委十届一次全会上的讲话 丁 一 (2011年6月15日)
同志们:
刚才,市委十届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委常委,通过了市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结果。从现在起,十届市委就正式接过九届市委的“接力棒”,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踏上了“建设幸福美好现代化新高邮”的新征程。在此,我代表各位当选的市委常委,对同志们的信任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这里我想特别提到的是,由于年龄和工作变动等原因,上届“两委”领导班子中的一些同志不再担任本届“两委”的领导职务。这些同志在任职期间,为我市的改革发展稳定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重要贡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市第十次党代会通过的九届市委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回顾并高度评价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明确提出了全市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工作任务和发展举措。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能否真正落到实处,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至关重要,今后五年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是高邮能不能创新突破、融入沿江,要看这五年。高邮与沿江地区的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总量上,也体现在经济质态上,科技创新型产品、技术、企业、产业都还只是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大项目、大企业还不多;不仅表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也体现在思想解放的程度上和对外开放的程度上,接受新理念、新事物总是慢慢吞吞、左顾右盼,宁愿关门称老大,也不愿意与大企业、大集团挂靠联合,宁愿小步慢跑、小进则安,也不愿意突破自我、做大做强。这五年,我们就是要牢固树立创新突破、融入沿江的工作导向,真正做到以沿江县市为标杆,以更大的决心勇气、更新的理念思路、更实的工作举措,奋发前行、奋力追赶;以沿江发展水平、发展质态为标准,全面推动高邮各项工作奋力起跳,首先向苏中沿江县市看齐,继而创造条件逐步跨越长江,加快挤进沿江方阵。二是高邮能不能加快推进基本实现现代化,要看这五年。我们在过去五年的发展中,奋力追赶,矢志跨越,提前两年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赶上全省“两个率先”的第一个“率先”步伐。今后五年,是全省加快推进“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尤其是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已经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新一轮的发展中,高邮能不能赶上全省“两个率先”的第二个“率先”步伐,这五年的发展举足轻重。面对各地竞相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态势,我们唯有咬紧牙关,继续努力,尽快招引、实施一大批重特大项目,把高邮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夯得更实、后劲添得更足,才能确保高邮在今后10-20年的发展中不落伍、不掉队、不被边缘化。三是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能不能为高邮人民多谋福祉,还要看这五年。广大党员信任我们,人民群众支持我们,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让发展惠及于民。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大力推进高邮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努力实现“一个跃升、两个倍增、三个高于”的目标,才会有能力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此,大家一定要倍加珍惜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和重托,倍加珍惜历届市委打下的良好基础,倍加珍惜市四套班子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倍加珍惜当前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牢记使命、不负厚望, 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全面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奋力开启建设幸福美好现代化新高邮伟大征程,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要加压奋进,开启新征程。历史选择了我们,时代选择了我们,人民选择了我们。现在的发展形势丝毫容不得“温吞水、煮不开”的精神状态,丝毫容不得“差不多、还可以”的工作标准,丝毫容不得“走一步、摇三摇”的发展速度。我们必须要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坐不住”的危机感、“误不起”的使命感,责无旁贷、全力以赴,自我加压、负重奋进。要紧紧围绕建设更加“富裕、创新、生态、文化、幸福”的现代化新高邮的总体要求,大力弘扬和践行“四干”精神,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更加顽强的斗志、更加负责的精神,使出最大的本领,拿出最大的力气,树立更高的工作标杆,只争朝夕、殚精竭虑地抓经济、抓民生、抓项目、抓发展,以敢于争先、勇于进位的发展成效来努力实现五年进五位的奋进目标。全市各地各部门也要珍惜业已取得的各项省优、国优金字招牌和崇高荣誉,历练干大事、创大业的气魄,树立争先创优的雄心壮志,敢于攀登高峰、敢于扛旗夺冠、敢于勇争第一,能干好的就要干得更好、干得最好,力争每一项工作都走在全市,乃至全国、全省的前列。
二要提速奋进,开启新征程。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追赶的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问题在于我们的发展速度跟自己比是快了,但跟别人比还是嫌慢。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如果不比别人发展得更好更快,那么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不仅难以缩小,甚至还会继续拉大,“融入沿江”就会遥遥无期、成为一句空话。在座各位尽管岗位不同、分工不同,但是肩负的历史使命相同,必须始终把引领发展、服务发展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把握省委吹响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号角的历史性机遇,牢牢把握国内外产业、资本加速转移的难得机遇,牢牢把握我市产业、人才、交通、文化等比较优势不断显现的大好机遇,加快我们的工作节奏,加速推进全市各项工作,尤其是要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推动企业上市步伐,加快培育大企业步伐,真正跑出“高邮速度”,加速融入沿江经济圈。
三要创新奋进,开启新征程。创新是后发地区后发先至、后来居上的制胜法宝。创新的关键是观念更新。我们必须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中率先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影响和带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与时俱进,紧跟发展潮流。创新的前提是学习。我们每一位市委常委、委员都要带头把学习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需要,学会用新的政策、法律、知识指导工作,使“带头学习、带领学习”成为一种责任,使“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成为一种乐趣,使“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成为一种动力,使“学有所解、学有所用”成为一种追求。创新的根本在于提升能力素质、破解发展难题。我们要着眼于提高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深入研究和把握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规律,不断创新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的方式方法;着眼于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认真研究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不断创新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方式方法;着眼于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研究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不断创新加强社会建设、强化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着眼于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创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的方式方法。总之,我们要以善于创新、勇于创新的模范作用,进一步调动社会各阶层投身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团结和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创新突破、跨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