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5 00:00:00 作者:夏林锋 周雷森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 怎样践行群众群众路线?怎样提高群众的满意率?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市委农工办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田间地头,带着感情为群众多做好事、多办实事、多解难事,真正打通服务农民的“最后一公里”。
针对日常工作中的“常态化”问题、“老大难”问题,市委农工办要求各科室之间相互联动,“组团”解决问题。今年以来,市委农工办经管站与合辅站联手,就合作社财务问题展开了专项治理;同时,经管站还与审计科联手,就全市“六个重点事项”中村级债务化解问题展开了集中整治。整治过程中,该办工作人员会同乡镇农经站人员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变“上城办事”为“服务下乡”,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出台整治方案。就新成立的合作社如何建档立案问题,市委农工办合辅站的同志下乡指导检查多达24次。农保科改变过去农作物核灾理赔“听听诉苦,拍脑袋决定”的做法,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仔细检查核对灾情,慎重决定理赔,实现了从“车轮上看”到“脚丫子探”的转变。
为切实解决村民上访“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问题,市委农工办还建立了主任值班接待制度,对于一些民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该办主要负责人亲自接待,把问题摆在桌面上谈,一次谈不好的多次谈,办公室谈不好的下基层谈,并努力做到少讲“官话”“普通话”,多讲“方言”“群众语言”,有效解决了村民上访“中阻梗”问题。今年以来,市委农工办共受理土地流转纠纷案19件,受理人民来信12件,均无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