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满城歌舞颂太平

2009-10-10 00:00:00    作者:韩粉琴    来源:今日高邮

在蝶园市民广场、海潮市民广场、运河风光带等大型广场上,每处都集聚了数千群众吹拉弹唱舞,场面蔚为壮观;在市建设银行门前、建筑规划设计院门前、宝林装饰城门前……凡市区的开阔场所,常见到数十个居民集中在一起扭腰踢腿、跳广场舞;在菱塘、郭集、车逻、卸甲、汤庄、周巷等乡镇甚至村组新建的农民广场上,每天早晚聚集娱乐健身的农民也越来越多……

满城歌满城舞已成为高邮一道亮丽的群众文化风景线。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城乡已有广场健身舞队伍73支、群众文艺团体85个,总人数上万人。他们每天早晚吹拉弹奏、唱红歌跳广场舞,引领越来越多的高邮人用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充实业余生活、用文明新风滋润平凡生活。

近年来,由于文化生活相对匮乏,各地“棋牌室”大行其道,由此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针对这一顽症,我市从“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民(市民)群众的思想阵地”这一根本入手,积极引导、搭建平台、创新载体,群众文化活动从政府主导型变成城乡居民的自觉行动。

加强载体建设,城乡处处都有“大舞台”。近几年,我市先后在城市南、东、西北等处建成蝶园市民广场、海潮市民广场、运河风光带等三个大型广场,每个乡镇甚至村组都新建了农民广场,各社区、居民小区也纷纷开辟活动室,使城乡居民有了活动场所。十里运河长堤横穿高邮偏僻的老城区,去年我市投入3000万元将原来砂石乱堆、杂树横陈的运河堤变成风景如画的运河风光带,每天早晚都有数千居民来此健身、娱乐。离集镇约六七里路远的汉留镇曾钰村今年新建了一座农民广场,村里聘请一些教师和善舞者前来领舞和教舞,吸引村民参加广场活动,如今这里每天跳舞的村民有150多人,当中不仅有七八十岁的老者,还有刚刚学步的孩童,更多的是中青年人。

加强品牌建设,居民农民个个踊跃显身手。我市近年着力打造周末大舞台、社区艺术节、珠湖赛歌会、文明好市民评选等多个特色群众文明文化品牌,给文明市民、热心公众事业者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乡群众参与进来。特别是今年迎来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喜的日子,机关部门、乡镇园区、社区村组等都广泛开展了爱国歌曲大家唱、第三届社区艺术节、新中国60华诞歌咏大会、迎“十一”群众晚会、工会大合唱等,为群众文化表演搭建大舞台。全市机关干部、学校师生、社区居民、乡镇农民、退休职工等数万人次参加活动,他们经常起早带晚到广场上排演节目。蝶园广场民歌队的陈素苹、陈美银、王友琴、陆仕英等几位大妈细数最近参加的活动,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不是参加演出,就是在家练习,晚上正常到广场活动,比上班还忙,生活很充实。”

加强文化队伍培养,一花引来百花开。高邮人文底蕴丰厚,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文化局等单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推广典型,积极发掘优秀人才,整合文化资源,发展文艺团体,文明传播队伍日趋壮大。高跷队、腰鼓队、舞龙队、夕阳红演出队、淮扬剧之家、民歌队、和之韵合唱团等群众文艺队伍近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壮大,有的文艺队伍有上百人,有的从一队裂变成二队三队。他们在自娱自乐的同时更加注重服务群众、展示自我,利用周末或炎夏纳凉的机会,走街串巷摆场子,把人们的注意力从棋牌室转移到戏台上和文艺表演活动中,节目中巧妙地穿插进计划生育、禁赌、发家致富的典型,将文艺寓教于乐的功能放得更大,效果更好。目前,我市有85个文艺队伍、1500多人正积极活跃在基层农村和社区,赌博迷信等歪风邪气失去了市场,健康文明的娱乐方式占据了社会的主流。9月中旬,我市退休女工曹德怀和青年民歌手杨旭娟作为江苏省惟一的代表参加“唱响中华——56个民族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演出和“中国风·民歌会”中国原生态民歌展演。高邮越来越多的群众文艺团体正踌躇满志地打算立足高邮、走出高邮,为共建文化高邮、和谐高邮贡献一份力量。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