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教育园地 > 学生作文
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2017-07-17 00:00:00    作者:外国语学校 胡锦文    来源:今日高邮

教师上好语文课,导入语非常关键。导入语导得好,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渲染课堂气氛,自然地进入语文课学习,又能发挥语文教师“口才言语”的特长,让学生一开始就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而使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信心百倍。那么如何设置语文课的导入语呢?

一、美的语言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很好地运用语言,上课时的导入语要简洁、明快、新鲜、活泼,以利于学生尽快入情入境。下面是一位教师教《海燕》时的片段导入语:“同学们,你们见到过海吗?听到过有关海燕的故事吗?回忆一下,你们在电影、电视、书刊、报纸上看到的海燕的形象,列举一些词句来形容它在海面上的情状。”学生尽可以凭借自己见到过或想象中的情状有声有色地描叙:如何在惊涛拍岸、波澜壮阔的海面上展翅飞翔,如何在神秘莫测、变化无常的海面上腾空而起,如何在平静温柔、一望无际的海面上一掠而过,人站在海边或站在船头又是怎样讴歌海燕……随即教师话锋一转:“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高尔基的《海燕》一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绘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情状的,是否和我们想象中的一样。让我们认真地阅读,从中仔细体会。”

二、美的情感

要有真情实感,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教师讲课也是如此。语文课的开场,教师如果用极富情感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一位教师在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以自己与朱自清的文章内容颇相似的现实说法,表情生动地说:“在我考上大学临别要走的时候,父亲送我到通向天津的火车上,为我找座位,又攀过乱石嶙峋的月台为我买苹果和矿泉水,车临开动时,父亲嘱咐我路上小心,不要丢失东西。随后父亲向我挥手告别,回首间我发现父亲在流眼泪,我在车上,泪水也簌簌流淌。”这样的导入语美在真诚,贵在亲切、生动,能引人入胜,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背影》的浓厚兴趣,然后再让学生各抒自己的情感经历,使其体会情感之美。

三、美的意境

教师要善于创造出美的意境来,用精彩的导入语引入特定的教学活动之中。如全国特级教师于漪讲朱自清的《春》时,就是这样开始的:“我们以前有没有学到过有关写春的文章,或赞美或抒情的?”学生背出已学过的孟浩然、杜甫和王安石描绘春的著名绝句。“那么这些是不是给我们以无限生机,无穷的力量?这些都是绝句,容量有限,往往是选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今天学的朱自清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树,有鸟,有蜂,有蝶……总之,凡体现春天的景物,作者都真切地描绘了出来,那么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现在我们就来细读课文,加以领略。”这样一讲,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就集中到《春》这篇课文上来了,自然而然地沉浸在《春》的意境之中,学习新课的积极性必然高涨。

四、美的结构

好的导入语就像短小精悍的演讲,除了包含感情、创设意境、注意修辞外,还必须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讲究结构美。如一位教师在教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导入语是这样的:“春夏秋冬,四时更替,我们伟大的祖国四季如春,景色美不胜收。上一课我们领略《春》的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的美景,现在让我们再来观赏一下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的美景吧!”这则导入语条理清晰,使学生易于掌握知识;既能复习旧课,又能随势导入新课。

以上总结的几点课文导入语,意在启发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实践总结。每一堂课成败与否,好的开头是关键。只有设计好美的导入语,才能使每一节课生动自如。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