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4 00:00:00 作者:赞化学校八(10)班 沈嘉庆 来源:今日高邮
我的家乡高邮,是全国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秦朝,就设置了驿站。按道理说,在古代,路越好,信就送得越快,像我们高邮这种地方,路况一定好得不得了,可是在我童年印象里,却不是如此。
小时候,我家住在东城区,虽然离市区不算近,但也不远,况且,那个地方还有一个化肥厂,每天运送货物的卡车进进出出,但是那个路况实在不怎么样,是名副其实的“烂泥路”。每到下雨天,出门就烦死人,车子经常陷在路上动不了,堵车现象时有发生,比农村里的路还差一点。还不止这个,由于路两旁全是大片大片的农田,每到农忙时节,马路就成了晒谷场,地上铺的全是稻谷,原本就不宽阔的马路变得更加狭窄。
随着高邮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区面积迅速扩大,我所居住的东城区迎来了许多开发商,“要致富,先修路”,那条黄泥路被彻底翻修了一遍,变成了平坦宽阔的水泥路,路边的田野渐渐变成了一个个厂房,一所所商店鳞次栉比,路面上不再有扰乱交通的稻谷,堵车的情况也再没有发生过。后来,我搬到了新家,就再也没回去过。
这学期开学初,学校组织我们参加“鉴真国际马拉松比赛”开幕仪式。活动中,我们绕着新城区跑了一圈,当跑到东城区时,我差点没认出来,要不是有几家我比较熟悉的商店提醒我,我真不敢相信这就是我原来居住的东城区,中间的河上横跨着一座大桥,原来家的地方变成了一个个漂亮的小区,马路也变成了柏油马路,比水泥路面干净多了。
然而,我知道,东城区的路况发展只是整个高邮市交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几年,高邮已经建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而且路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开车去扬州,只需要一个小时。公路上,来往的车辆络绎不绝,直接带动了高邮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一条条公路宛若人体上的一条条动脉血管,里面流淌着新鲜的血液,提供了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养分,带走了制约经济发展的陈旧思想。
有一句话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高邮继承了千年的“邮”文化底蕴,建成了四通八达的“动脉”,虽然我们不是像古时候一样专司送信,但我们靠着这四通八达的“动脉”,为周边乡镇送去了源源不断的发展机遇。
高邮新动脉,必将为高邮的发展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明天的高邮会更加辉煌,千年邮都,必将展现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指导老师 俞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