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8 00:00:00 作者:赞化学校七(15)班 黄昊天 来源:今日高邮
人说喝不够的故乡水,亲不够的故乡人,邮都水土哺育着土生土长的高邮人,谁不爱这安静、祥和,如诗般美丽、如歌般动人的水乡?
我的家乡高邮之所以像一个俊美俏丽的小姑娘,充满灵秀,是因为水是她生命的主旋律——京杭运河贯穿整个城市,与高邮湖融为一体。望着河上来往的船队和奔腾不息的运河水,我总会思绪万千,这滚滚水流一路奔波流经大山、森林,千难万险之后,它来到高邮,依旧奔流不息,荡涤污垢……有这样君子般的水相伴,高邮会不美?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打渔时节,繁忙的渔船给原本宁静的高邮湖平添了几分壮观。渔民捕捉的鱼虾蟹、农民饲养的鸡鸭鹅被运往全国各地。闻名遐迩的高邮双黄蛋,就是以高邮湖鱼虾为天然食物的麻鸭生出来的。这是高邮的特产,独一无二的蛋黄酥嫩红艳,也成了高邮的名片。
傍晚时分高邮湖尤为静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日映红了湖面、河堤和树木,湖面波光粼粼,晚霞如歌似幻,美不胜收,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水彩画。
高邮湖不仅景美,还有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呢。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里记载过,大意是:嘉 中,高邮有一颗很大的珠子,在天色晦暗时多见。初出于天长县陂泽(今高邮湖西北源头之一)中,后转入甓社湖,又后在新开湖中,有十余年,居民行人常常见到这颗珠子。北宋人孙觉书斋就建在湖上,一夜,他在很近处见到了这颗大珠子,起初,它微开蚌房,从吻中放出光来,如横一条金线。不久,忽张开壳,身大如半张床席,壳中白光如银,珠大如拳,灿烂得不可近视,周围十余里的林木皆有影,犹如旭日所照,远处看天的红色如野火。尔后,忽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明亮如日。
孙觉奇遇明珠,所以学有所成,高邮历代才人多出,恐怕也与珠湖的造福密不可分吧。风流才子秦少游那首浪漫富有柔情的《金风玉露相逢曲》细细品味,少男少女心心相印的情愫满纸铺开;汪曾祺先生的文字,无不渗透了高邮的文化,文风朴实,妙笔生花;还有那学富五车、精通篆刻与训诂学的王氏父子……
浓浓的情意、深沉的爱,献给你,我的家乡——高邮。 指导老师 朱小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