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0 00:00:00 作者:汉留初中分校三(1)班 余洋 来源:今日高邮
清晨,金丝线般的阳光透过公交车窗,洒落在我笑意盈盈的面颊……这是我第一次独自一人出远门去爸爸打工的地方——高邮,心里别提多激动了!
车上的人很少,除了司机和售票员,就只剩下一个中年男人、一位老太太和我,这让我能够更畅快地饱览窗外的秀丽景致。刚刚起床的太阳在东方半露出含羞带涩的娇容,云彩也渐渐披上些许动人的颜色,偶尔传来一声声清脆悦耳的鸟鸣,可是随着公交车的前进,那动听的声音便逐渐拉长,消散,而后绝于耳际。过了一段时间,再向窗外望去,那青葱的树木一排排地从我眼前滑过,好似一条条飘扬的绿色绸带,一望无垠的田野绿意盎然,在微风的吹拂下,仿佛无边无际的海洋中泛起的绿色涟漪。一切的绿色都散出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使我精神为之一振。
渐渐地,渐渐地,太阳越发精神抖擞,一阵阵蒸腾的热气扑面而来,我依依不舍地拉上窗帘,静坐,闭目养神。一段时间过后,我慵懒地睁开眼睛,原来不知不觉中,车上的人增多了不少,车中也越发闷热,让我有些烦躁不安。这时候,我打开车窗,乍一看,那一片洋溢着盎然生机的绿色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林立高楼,只剩下马路两边那少得可怜的一点绿化,我的心颤动了一下,原来车已进入高邮城区了。
高邮城,比起我们农村,确实显得更加现代化,随处可见的是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上来来往往的大小车辆不计其数。到了汽车站,我刚一下车,就发现有十来辆便车等待着载客,想到爸爸交待的地方离这里还有一段较长的路程,我便决定搭乘一辆车。那辆车的前面是摩托车,后面搭了个顶篷,我不知道该怎样称呼,干脆就叫它“便车”。坐上便车后,我就直奔目的地。
这时的太阳已经高高悬挂在东南方,显得那么刺眼,被烈日煎熬的马路上弥漫着一股热气,令人感到一种窒息的闷热。唉,要是多一点绿荫该多好啊!我望着行驶所在的街道,心中不由得掠过一丝焦虑,来来往往的车辆如同潮水般在马路上流动、穿梭,各种车辆排放出的刺鼻的尾气,呛得我直咳嗽。这不禁使我联想到,每逢收割时节,农民为了省事,便放火焚烧秸秆,秸秆燃烧时产生的滚滚烟尘,铺天盖地,天与地仿佛混淆在一起,一片灰茫茫的世界,混沌得使人颤栗,令人窒息,想到这儿,我的心被狠狠地刺痛了。
车子越往西行驶,街道便越显得缤纷繁华。到了城东菜场附近,我下了车,爸爸让我在这里等他来接我。时近中午,正值下班的高峰时段,街道上喧喧嚷嚷,自行车、便车的铃声,小汽车、电动车的鸣笛声,卡车、货车的喇叭声,夹杂着商店打折、降价的音响,菜市场中购物者与小贩的讨价还价声,十分喧闹嘈杂,我的情绪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影响。
沿着菜市场西面的一条小道向里走,站在一座高大的建筑物投下的影子中,果然那喧喧嚷嚷的声音减弱了许多。从我所站的位置望去,可以看到我刚才等待的地方,如果爸爸来接我,我可以很清楚地发现,这真是一个绝佳的位置,不过,一会儿之后我立即改变了想法,在我右侧的不远处,有一个垃圾堆,里面堆满了菜市场中的小贩们倾倒的各种腐烂蔬菜、变质肉类,发出阵阵恶臭,让我恶心作呕。在那每个人都想避而远之的垃圾堆里,废弃的塑料袋不胜其多,由此可见,白色污染的危害性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那股恶臭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我跑到了原先等待的地方,恰逢这时,爸爸骑着电瓶车在人群中出现……
回想这一路的各种情景,我感觉自己懂得了很多,也成长了许多,希望人们行进在现代发展道路上的同时,也留意一下路旁的“风景”,用心感悟“这一路”…… 指导老师 李春华 韦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