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2 00:00:00 作者:赞化学校七(20)班 周倜男 来源:今日高邮
偶然翻阅《全宋词》,我触到了李清照的哀愁。
词人李清照曾经跟着诗人赵明诚过着无忧无虑的小康生活,成天煮酒论文,夫唱妇和,或“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或“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陶醉在文艺气氛中,“学诗慢有惊人句”(《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这位美丽如花的女人“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她“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清平乐·年年雪里》)。
悲剧还在后头!赵宋王朝描绘了一百六十七年的“清明上河图”突然被金兵轻而易举地撕毁了,并且掠走了徽宗、钦宗,而高宗仓皇南逃了。眼看“梅花鬓上残”(《菩萨蛮·风柔日暮春犹早》),李清照和赵明诚也被迫南渡,逃离了北宋的冬天。途中,她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借项羽宁死不屈讽刺“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西湖》)的高宗以及王公大臣。不久,赵明诚客死他乡,她无依无靠,携带着赵明诚收藏的金石、书籍漂泊江南,走进了南宋的秋天:“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风柔日暮春犹早》)!
李清照词作总离不开“愁”,从夫妻分居的情愁,到家破人亡的家愁,再到江山沦陷的国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掺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两盏三杯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李清照早就“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很快凋零了!不过,她至今香如故! 指导老师 姜殿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