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5 00:00:00 作者:赞化学校九(10)班 金潇 来源:今日高邮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清早起来,只见老妈将一只平底锅放在电磁炉上,接通电源,红灯亮了,老妈将油倒入锅中。眨眼之间,油热了,发出“滋滋”的响声,老妈拿了一只鸡蛋,轻轻敲破蛋壳,两手一掰,蛋清、蛋黄滑入锅中,蛋黄圆溜溜的,真像一轮红太阳。渐渐地,鸡蛋黄周围泛起了“泡泡”,越泛越大,鸡蛋一会儿变成了金黄色,煞是好看。老妈用锅铲子将鸡蛋翻转过来,就这样,前后不到三分钟,“鸡蛋瘪子”就“搞定了”。我从冰箱里拿出牛奶,放进微波炉,扭一下旋扭,微波炉里的转盘转动了……不到半分钟,只听“叮”的一声,微波炉停止了工作,牛奶就热好了。牛奶、鸡蛋、面包,真是一顿丰富的“营养早餐”。
微波炉、电磁炉使用方便,节省时间,又没有环境污染。老妈说:“这两样东西加起来,现在只不过六七百块钱。”啊,真是价廉物美。
中午,我放学回家,一进门,香气扑鼻,害得我馋涎欲滴。奶奶正在厨房里做菜呢。电饭锅上还冒着热气,指示灯已跳到了黄色。锃亮的煤气灶上,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抽油烟机“呼呼呼”地欢唱着。不一会儿,韭菜炒肉丝、番茄炒蛋、煮鱼、青菜汤已经端上了饭桌,一家人其乐融融,享用着这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的“三菜一汤”。
曾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家里是用煤球炉烧菜烧饭的。奶奶为了节省煤球,每天一大早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生炉子。她先用废纸和废木柴作引火材料,点着后放上黑乎乎的煤球,然后用芭蕉扇使劲地扇,开得家里乌烟瘅气,直到燃着煤球为止。有时候,炉子一次生不成功,还要来两次三次,真是急死人。有时我放学回家,肚子饿得“咕咕”叫,可是饭菜还没好。奶奶总是说:“你急,它不急啊!但是比起50年代我们用稻草麦秸烧大锅来要好得多了。”
别了,煤球炉!你已经完成了你的历史任务,将要作为“文物”被请进记载中国历史的“博物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