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31 00:00:00 作者:市城北中学初二(4)班 唐凯 来源:今日高邮
现如今,“借”这个字眼流行于大街小巷。助人本为快乐之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铸就了这种思想。这个寓意美好的字眼,却令我很无奈。
社区中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居之间虽不常走动,但互相帮助却在情理之中。可我的邻居却隔三岔五来借东西,还专挑大人不在家的时候。我少不更事,只知道借出去才是最佳方案。可不久,问题就出现了。来还时,东西时有损坏,很少能“完璧归赵”;有时甚至还弄丢了。三言两语的道歉,那些损坏的东西就全被他们一笔勾销。父母虽内心不快,却也强露笑容,总不能为了这些东西与邻居大吵大闹,伤了双方和气吧?这真令人无奈呀。
校园中
校园中“借钱风气”颇为盛行,整个校园刮起一阵“借钱风潮”。有些人即使欠债累累,只要脸皮厚,也要将借钱进行到底。有时借出去的钱如泼出去的水,有去无回。我最见不得别人痛苦。于是,别人来借钱时,便把几个硬币往桌上一字排开,表明自己是有求必应之人。可是自觉还钱人甚少,“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句古话对少数人已失去作用。没办法,“讨债”时只得以求为主,催为辅。那真叫一个累!这欠钱的像老子,讨债的倒像孙子了。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一句诗意的话,遭遇“借”字,似乎就成了亏本。这个字太令我无奈了。指导老师 吴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