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12 00:00:00 作者:市赞化学校九(15)班 居童童 来源:今日高邮
在我的乡下老家,有许多鱼塘,以前,这些鱼塘可以随意捕鱼,村里的渔夫们就以捕鱼为生。到了春节,村民们一起干鱼塘,捕得的鱼就各家各户分。后来,村民们承包了鱼塘,渔夫们捕鱼就不那么简单了。
大多数村民都外出打工了,而他却一直与渔网打交道。
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记得奶奶让我叫他三伯,而村民们都叫他老三。他住在我老家的后面,独自一人。听说他有个儿子,外出打工许多年了也没给家里打过个电话,三伯也就不指望他回来了,只认自己苦命。三伯每天大清早就出去了,穿着长靴子,卷着裤腿,一边背着装鱼的篓子,一边拿着捕鱼的工具。原先,三伯每天都能捕许多鱼,偶尔,还送两三只大虾给我吃,其实卖给别人总能赚几块钱。渐渐地,三伯赚不到钱了,他很伤心,可是他不愿放下他心爱的渔网,于是他就动用了他养老的钱,想要承包个鱼塘。村民都劝他:“老三啊,人老了,不要再瞎折腾了,把身子累垮了,还没人来照顾呢,跟七哥(村里的光棍)去打打杂工,赚些钱算了。”三伯犹豫了,但他还是不顾村民的劝说,花了两三千元,在村里包了个鱼塘。
三伯睡在了鱼塘边的小茅屋里,不常回家了。偶尔路过三伯的鱼塘,我也与他打招呼。三伯做着他喜欢做的事,虽然很累但脸上笑容多了许多。鱼塘要干塘了,三伯来请爷爷帮他,还说给爷爷50元钱和鱼,爷爷自然很乐意,爷爷说三伯一直笑着做事,他那欢喜劲,没人能比。
前几天,我打电话给奶奶,向奶奶问好。奶奶告诉我,三伯去世了,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来。奶奶说他临死一直朝北窗看(鱼塘在北面),是放心不下鱼塘呢。 指导老师 赵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