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教育园地 > 学生作文
悼玉词

2007-12-06 00:00:00    作者:市赞化学校九(8)班 吴静塔娜    来源:今日高邮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谴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代题记

我熟悉《红楼梦》,更熟悉林黛玉。

我喜欢《红楼梦》,更喜欢林黛玉。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会将黛玉与宝钗对比,不说宝钗虚伪,偏讽刺黛玉的尖酸刻薄。我却独独喜欢黛玉的目下无尘,怪不得曹雪芹称赞黛玉为“世外仙姝”,她的傲气,她的才气,都让我折服。

在大观园的一群女子中,黛玉无疑是出类拔萃的,她在多次结社吟诗中都写出了小巧精致的诗词。即使黛玉有些小性儿,有些刻薄,但这跟她的成长环境也是有关的。她从小寄人篱下,“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惟恐被人耻笑了去”。而宝钗有哥哥和母亲,生活幸福美满,与黛玉是天壤之别,又怎么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黛玉呢?

通过黛玉的诗词,我们不难看出黛玉的心理。于是我听到了她的悲吟,知道“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在她眼里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场所;在清幽的潇湘馆里,她过的是“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直到“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纱窗湿”的凄凉长夜。似乎窥见她所期望的是在茫茫尘俗之中可以“偕隐”的“知心”者。正因为如此,黛玉才会含恨而死,而她临死前没有说完的那句“宝玉、宝玉,你好……”更是饱含惨意,又跟宝钗形成强烈对比。我们怎么能责怪她的一点点不足之处呢?

我还赞美林黛玉的目下无尘。书中充分写出了她的品格,她的思想感情,她的幻想和追求,她的高出流俗的“行止见识”……我深深感到这是一个高洁美好的人。在读《红楼梦》时,如果不是久已感她之所感,爱她之所爱,和她同忧同乐,同笑同啼,她的悲剧就不会这样荡气回肠。指导老师  吴蔚华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