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4 20:17:58 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五(2)班 薛同意 来源:今日高邮
说起美食,就不得不提起我的家乡高邮,那里可是淮扬菜系重要发源地之一。咸鸭蛋、狮子头、大煮干丝、汪豆腐、牛肉烧青菜、盐水鹅、蒲包肉、茨菇咸菜汤……我可以如数家珍。其中,家乡的蒲包肉是我的最爱。
提到蒲包肉,就要说到高邮籍作家汪曾祺老先生。汪老在他的短篇小说《异秉》中写道:“蒲包肉似乎是这个县里特有的,用一个三寸来长直径寸半的蒲包,里面衬上豆腐皮,塞满了加了粉子的碎肉,封了口,拦腰用一道麻绳系紧,成一个葫芦形。煮熟以后,倒出来,也是一个带有蒲包印迹的葫芦。切成片,很香。”走在家乡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卖熏烧的摊点(熏烧摊子是高邮人对熟食摊位的叫法,专卖盐水鹅、卤猪头肉、卤牛肉、素鸡、油煎花生米等),而蒲包肉是每个熏烧摊上必备的一道菜,当然也有小摊专卖蒲包肉的。
第一次见到蒲包肉是在一年暑假里,我和爸爸在街头溜达时,见到一个专门卖蒲包肉的小摊。爸爸问我要不要来点尝尝。我一开始有点犹豫,因为此刻我并不饿,也不是特别喜欢猪肉,但因为从未吃过蒲包肉,我并没有一口回绝爸爸。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便把汪曾祺介绍蒲包肉的这段文字说给我听。出于对汪老笔下美食的好奇,我条件反射地点头说:“来一点吧!”当时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只见店家将一个葫芦状的蒲草包打开,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不一会儿,店家就将里面的肉球切成一片片粉红的肉片递过来。我用牙签挑起一片肉放入口中。肉夹杂着蒲草叶的清香,不咸不淡,有些许微甜,细细品味的话,还有淡淡的辛味(爸爸说是有八角的缘故)。说起来你可能不相信,蒲包肉的口感特别嫩,但又紧密有嚼劲,美味极了!
爸爸也和我一起品尝着。他告诉我,蒲草作用可多了,奶奶常用其来做蒲扇、蒲席。他小时候,蒲草包也是特别常见的包装材料,比如装苹果啥的。在塑料袋满天飞的今天,想想都觉得好环保呀。
我喜欢我的家乡,我喜欢散发着清香的蒲包肉,它是我心中的乡味。 指导老师 蒋方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