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8 19:05:20 作者:□ 市汪曾祺学校九(18)班 贾子睿 来源:今日高邮
阳春面是邮城人的早餐首选,是高邮人的最爱。当晨光初露,高邮城最先活起来的,一是菜场,二是面店。伴随着氤氲的烟火气,面店总是人气爆棚。它很普通,有的在街角,有的藏巷尾。它的陈设简单,一口炉灶,几张桌椅,可光顾者并不挑剔,进进出出。
“老板,来碗阳春面。”“好嘞!”只见系着围裙的老板随手抓起一把水面,投入热气腾腾的锅中。那锅中还漂浮着一只只白瓷碗,似白鹅戏水,据说加热后的调料,会更加入味。他一手笊篱,一手竹筷,三下五除二,面条倒进碗中,葱花、虾皮飞速地撒入,一碗香气诱人的阳春面便端上了桌。
我和其他食客一样,用筷子叉开面条,见其晶莹润泽,迫不及待地嘬入口中,滑腻劲道,顿时味蕾大开,齿颊留香。一阵风卷残云,感觉回味无穷。环顾四周,清晨的小店坐着孩童、老人和上班族,以一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作为一天之始,吃出满足感,吃出幸福感。
离开家乡的日子,我也吃过外地的早餐面,远至兰州的拉面,近至镇江的锅盖面……虽然它们各具特色,名气很大,但终觉得比之高邮阳春面,仍有些微的差距。思来想去,很可能与家乡情结有关。小小的一碗阳春面,其中蕴含了大运河的味道,高邮湖的味道,母亲的味道。与其说是一种日常的习惯,一种无可名状的喜欢,不如说是沉淀在一代代高邮人骨子里的文化。
今年春天,全国陷入前所未有的疫情灾难,热闹的面店一度冷清,但大多数人习惯仍未改变。店面和顾客之间架起隔板,每天早晨,将阳春面倒入餐盒中,外卖小哥在另一端抓住;有的人则站在门外,就地解馋。阳春面通过这种方式抵达百姓家,让普普通通高邮人在焦虑中咬牙挺过,让我们迎来了阳春。
只要阳春面还在,高邮的春天必将如期到来。
指导老师 孙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