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教育园地 > 学生作文
欣赏

2022-06-08 19:17:02    作者:□ 市汪曾祺学校九(7)班 吴一苇    来源:今日高邮

背着二胡去上课,在电梯里遇上了那个老头儿——那个打扫卫生的老头儿。

老头儿目光落在我身后的胡琴上,笑着说:“楼上那个拉二胡的是你吧?拉得很好听,我很欣赏!”

心里打鼓,他懂音乐吗?我打量着他:黝黑的面庞,花白的头发,脏兮兮的蓝色工作服上有好几处油渍,焦黄的齿间叼着被咬得变了形的烟头。

我在口罩下撇一撇嘴,这样的人也懂得欣赏么!心里这么想的,嘴上却说:“哪里哪里,您过奖了,我的水平一般般。”

一路上,天很蓝,阳光很好,身子暖洋洋的。说句实话,我实在不欣赏一起学二胡的那几个同学:有的太不熟练,拉起来没有旋律之美;有的循规蹈矩,太死板;有的没有理解曲目,很机械,没有感情。我拉二胡时会反复练习,在练习中熟悉,在乐声中触摸作曲家的脉动。

我很欣赏自己。

我更欣赏住在我楼上的陌生人。他和我同样热爱胡琴。身处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楼上时不时飘来悠扬的胡琴声。这时我会放下手中的笔,抿一口香茗,欣赏琴声:时而婉转,时而粗犷,时而飘渺,时而深沉;时如涓涓溪流汩汩而至,时如汪洋大海沉浮不息。从中能听见皎洁月光下低声的吟唱,能听见暴风骤雨中心灵的狂歌。这个神秘的演奏者似乎能随手扯一阵清风当做琴弦来演奏,使我在百变的琴声中体验春夏秋冬,感悟酸甜苦辣。只有这时,我才能让疲惫的心灵获得暂时的解脱。听着琴声,我感受到灵魂的真实与厚重,似乎连墙上我影子的轮廓也越发清晰,凝住不动聆听音乐。曲终,值得回味的不止有茶叶留在舌尖的回甘,结束后这段漫长的留白也好像意味深长。

这个陌生人应该是阅历丰富,饱经沧桑;不过也说不定是位充满才气的少年。高楼的钢筋水泥使我未能与他相识,但我总能欣赏到这天籁之音,欣赏着这个陌生人。

再见那个老头儿是又一次二胡课下。

辛苦的练习却换来老师的批评:“你拉得太快了!你的性子怎么那么急?”我垂着头,轻一脚重一脚走在回家的路上。

远远地,看见老头儿卖力挥舞着大扫帚,他的四周扬起片片尘土,地上的枯叶打着旋儿飞起又打着旋儿落下。

走近,老头儿先抬起头来,看着我说:“小伙子,昨天又拉二胡了,我听到了,很好听。”

我突然想起了什么:“您弄错了,楼里有两个人拉胡琴,住在我楼上的那个人拉得比我好听一万倍!”

老头儿笑了。他继续挥舞起扫帚,在扫地的沙沙声中幽幽地说:“那个拉琴的就是我啊!”

我一下子被钉在原地。那个演奏天籁之音的原来竟是这样一位老人!

看着我张大的嘴巴,老人说:“明天日头落山时,我在亭子里等你。”

次日黄昏,晚风轻轻摇动着树的枝叶。向亭子走去,远远已经听见了琴声。再走近一点,琴声止住,响起一声高兴的叫:“你来了!”

老人穿了一身干净的衣衫。“来来来,我拉给你听。”老人紧握胡琴,调整坐姿,闭眼,深吸一口气;睁眼,浑浊的眼眸充满庄重与虔诚。弓与弦紧紧贴合着,悠扬的琴声响起——起初听见月光潺潺流入人间,看见炊烟慢慢升上夜空,紧接着看见外出玩耍的孩子们陆续回家,在外忙碌一天的男人踏着星辰归来。旋律渐渐欢快,春风在琴声里柔柔地吹着,那些半开的花儿此时也完全舒展开来。旋律盘旋着上升,美好的夜晚在女人盛上丰盛的晚餐,孩子在桌边欢笑声中达到高潮。饭桌上热气氤氲,女人疼爱地给劳累的丈夫、可爱的孩子们夹菜。饭后,一家人收拾桌子后睡下,琴声化作他们美妙的梦。

一曲终。一只小猫不知何时溜来,蜷在老人脚下静静地睡了,它的脊背拱出一道优美的弧形。

我惊呆了,眼前拉琴的人正是之前瞧不起的“老头儿”。

“小伙子,你拉得很好,只是有时有点急,慢的曲子拉得急,快的曲子拉得也急。慢下来,不要急躁,多欣赏自己。”

老人的每一句话都触动我的心弦。与老人告别,回到家,想着老人的话,心中明亮起来。

凝视着琴杆上精致的雕花,轻抚琴弦,仿佛已与它分别了许久。鼓起勇气,拉起胡琴,只觉得清澈悦耳,空灵动人。

窗外,月亮散发着盈盈的光。

            指导老师 马仁奎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