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4 17:42:58 作者:□ 市汪曾祺学校九(8)班 周艺 来源:今日高邮
拣一颗最大个的塞进嘴里。
甜!
哪儿买的?不知道,只知道甜。
甜到我恍惚忆起老家的那棵老枣树,忆起我的奶奶,忆起她如枣般满是皱纹的红褐色皮肤,忆起她甜甚于枣的点点滴滴。
枣树和奶奶伴着我整个童年。
我嘴馋,从小又被娇惯得无拘无束,当那绿油油的叶间冒出和我一般青涩的枣时,总哭闹着要吃。
“枣要长熟了才甜,等它们和奶奶一样皮肤红红的才好吃,晒干了皱巴巴的更好吃,到时候奶奶喂你吃好不好?”
“不好!到时候你又全分出去了!”我顿感委屈。
枣熟时,奶奶总打下满满一筐,踏着三轮,一户一户地送上一瓢枣。
村里蒙受“枣恩”的小孩都叫她“枣奶奶”。我不太喜欢这绰号,不知是因为想独占奶奶,还是因为这绰号让我忆起那一捧捧从嘴边飞走的枣儿。
所以,我总撒泼打滚,变着法儿阻止送枣。
奶奶很是无奈,变着法儿哄着我,也常对我念叨,“人呐,自己有,总要想着别人无。”
她的话,那时的我是听不懂的。
现在一碰到曾经的同村小孩,他们就会谈起我家的枣树,谈起我的奶奶来。红彤彤的枣兴许是因为有这份心意在,才更甜吧!
我望着眼前脆生生的红枣,口腔里仍甜丝丝的,内心却不免有了一点点的涩。
这枣不是记忆中家乡的枣。那棵老枣树早已因为拆迁,不知道被移植到何处去了,和老宅一样,只能在记忆中出现。
奶奶随着我们来到城市。她闲不下来,总想热心地帮这帮那,可别人却看不惯这种农民的做派。奶奶和那老枣树一样,适应不了移植,纵使再想结枣,也无能为力了。
“枣奶奶”没有了枣,吃枣的小孩也早已散布在各个角落。
只有枣的甜留在了心里!
指导老师 潘德军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