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名城印象
邮驿通华夏 运河贯古今

2018-12-23 14:40:28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高邮印象
文游台
华中雪枫大学
净土寺塔
天山汉墓
菱塘清真寺
奎楼城墙
周邶墩遗址
盂城驿
当铺
明清运河故道
龙虬庄遗址
镇国寺塔
平津堰

高邮市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古城传统格局和风貌保持完好,邮驿文化和运河文化特色突出,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 摘自国务院关于同意将江苏省高邮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

江淮地区史前文化的杰出代表

龙虬庄遗址是江淮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龙虬庄遗址的发掘证实,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前之间,江淮流域存在着一支文化面貌独特、文化系列完整的原始文化,被专家确认为“龙虬庄文化”。它填补了中国江淮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古文化遗址的空白。日本金泽大学教授中村慎一先生题词说:“龙虬庄的古代稻作是我国弥生文化的母亲”。

龙虬庄遗址入选199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入选江苏省大遗址。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先生提出,高邮“是研究探索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重要地点”。

最早见证邮驿制度的重要城市之一

高邮,是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为名、以邮驿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城市,也是中国最早见证邮驿制度的重要城市之一。

高邮,因邮而名,见证了我国最早统一邮驿制度的建立。据《高邮州志》记载,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并楚之后,在春秋邗沟的中点“始筑高台、置邮亭,因名高邮,又名秦邮”,高邮成为从咸阳到东南沿海的滨海驰道中最早设立的邮驿之一,也是以确切名称载于史籍的极少数邮驿之一。

元末明初,高邮增设界首驿,形成一城两驿的鲜见体制。明清时期,高邮驿站更名盂城驿,驿站规模达到鼎盛。清中期前后,高邮驿站随全国邮驿系统一起逐渐由盛转衰……

湖、河、驿、城相融共存的格局风貌

高邮,是运河沿线的重要节点城市,特别是大运河南北贯通后,高邮水马驿站的战略地位日益突显,驿站和漕运码头逐渐成为集散中心,江淮地区的粮食、盐糖汇集高邮后,通过运河转运,南达扬州、南京,北抵淮安、北京,东输泰州、盐城,城市日渐繁华,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高邮作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之一,完好地保持着高邮湖——老西堤(平津堰)——明清运河故道——西堤——大运河——东堤——高邮城的自然形态,在运河两岸的狭长地带内,集中了平津堰、明清运河故道、镇国寺塔、盂城驿、御码头等大量珍贵的历史遗存,形成了“一城一湖两河三堤”湖河相依、城水交融、驿城共显的格局风貌,构成大运河全线独有的湖、河、驿、城交相辉映的自然和文化景观。

彰显民族气节的英雄之城

高邮因扼南北水陆要冲,为扬(扬州)楚(楚州,今淮安)之脊,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这块土地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

东晋名将谢玄在淝水之战前序三阿之战中于高邮大破前秦苻坚;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岳飞率领的“岳家军”在三墩(今三垛镇)抗击金兵,英勇奋战,三战三捷;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途中被俘于京口(今镇江),出逃后辗转高邮,留下多首慷慨悲壮的动人诗篇;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张士诚起兵反元,攻取高邮城,次年于高邮称王、定国号大周;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倭寇侵犯高邮,高邮卫经历司晏锐、参将王介率军出城痛击,致倭寇伤亡惨重,大败而逃。

土地革命时期,文化部原副部长徐平羽就在高邮成立了第一个党组织。1945年春的三垛河伏击战,是苏中抗战转入反攻的前奏,在苏中抗战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被老一辈革命家彭冲誉为“破晓号角”。

1945年12月19日夜至26日,华中野战军第七、八纵队和地方武装在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亲自部署和指挥下发起的高邮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它在日本签署投降书以后给予拒降的日伪军以最有力的教训,是全国范围内歼敌最多的县市之一。高邮成为中国军民从日寇手中解放的最后一座城市,也是我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唯一接受日寇投降并举行受降仪式的城市。

2015年8月,国务院批准,将侵华日军向新四军投降处旧址列入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