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金融的新启程
2005-04-22 00:00:00 作者:斯践 来源:今日高邮
《高邮信息》4月19日报道:我市二季度逐家落实拟放贷款企业,成功对接企业40户,拟发放贷款19927万元。截至3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86.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0.7亿元,创下了我市近年来春季存贷款新高,这是可喜可贺的存贷新亮点,可圈可点的金融新启程。
分析全市19个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轨迹,我们看到这样四种现象:一是不屈不挠的企业家精神。哪里有企业、有市场,哪里就有高邮企业家的身影,“跌倒了也要抓把泥”,愈挫愈奋,寓困境中扶起企业与产业。二是原重点市属企业、乡镇企业功不可没。有的重点企业在市场大潮中越做越强,成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有的企业、厂长即使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产品、人才、市场、无形资产等,仍在高邮产业集群的舞台上大放光彩。三是行业重组、企业改制的“余力”不断释放。内生动力与吸纳式发展相结合,不断把高邮经济推上高速公路。四是凸现高邮金融业的历史功绩。多数产业集群的成长史,都闪亮地写着“高邮金融”四个大字,高邮金融并没有因历史尘埃而暗淡,反而越来越亮、越来越凸。
高邮经济各个阶段的起锚、冲流和远航,须臾离不开高邮金融――这个重要的内燃机。人们不会忘记,当乡镇企业犹如芦苇初露水面之时,是高邮金融鼎力呵护,迎来高邮工业经济的满湖芦苇。人们不会忘记,当一些行业、企业几乎全军覆没之时,是高邮金融内谋良策、外争融资,在挣扎与振兴中度过了高邮工业和高邮金融的“长夜”。人们不会忘记,当外商投资、企业技改的关键时刻,又是高邮金融“雪里送炭”、“锦上添花”,与艰难中共育了高邮项目建设、产业集群的花样年华。
高邮金融在与高邮工业经济一起突围、腾飞中,也是困难重重、伤痕累累,个中的经验、教训和滋味值得人们细嚼与品味。但在一些重要问题上,金融业内业外已经达成共识:
首先,高邮的金融环境越来越好。高邮工业企业曾经呆账较多,但那是5年前的事,翻翻近年的账本新增呆账极少,不能再以老眼光把高邮的金融环境看“扁”了,要把高邮大发展的新形势,变化了金融新环境,向上、向外多反映、多宣传,彻底摘掉所谓金融风险区的旧帽子。
其次,创造性地“解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里,几乎所有金融机构都为社会分摊、消化部分成本,都为成功转轨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历史问题,要主动积极化解,不能怕手怕脚、碍手碍脚,让问题缠住手脚,要拆卸包袱、轻装上阵。地方政府、企业界更要多讲诚信、多做工作、多想办法,为开创高邮金融新局面多办实事。
再次,在广开贷款业务中强身壮体。主动出击是现代金融家的行业性格,惜贷的结果必然是弱不禁风。高邮金融业要走出“金库”,深入企业、产业、园区和市场,寻亮点、察买点、查诚信、求盈利,对高邮的好项目、好企业、好园区、好产业集群,要按照论证和程序,不失时机地早贷、快贷、贷准、贷好,努力实现小风险或零风险,在与地方经济互惠双赢中,尽快使高邮金融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高邮金融是全市追赶式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方阵,尽管在突围中还有包袱,在振兴中还有困难,但“皮之不存?熏毛将焉附?”高邮经济的追赶,一定会推动高邮金融的振兴;高邮金融的振兴,更会加速高邮经济的跨越,挥就高邮金融新篇章的一天就要到来。对此,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充满着殷切的期待和必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