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18 00:00:00 作者:韩粉琴 来源:今日高邮
――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系列评论之三
“十一五”期间,我市八大工作重点之一,就是着力构筑区域产业特色,培强育壮“五大”支柱产业、“十大”产业集群”。曾几何时,我们为一个个产业实现10亿元规模而呕心沥血。今天,我们有了24家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产业规模急剧扩大、产业集聚能力明显增强,市场群体也呼之欲出。我们有底气、有能力向百亿元的大产业、大集群发起冲锋!激动自豪溢于言表,责任压力同样不言而喻。
在培育大产业、大集群,发展大市场的过程中,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运作。放眼外部世界,浙江绍兴县在沿海滩涂上造出一个占地100多平方公里的滨海开发区,三年基础设施投入40亿;如东县将农场20平方公里的国有土地转换出来大搞开发区;如东县与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挂上关系,由协会出面引介国内外大型农药项目落户……实践证明,只有超常规科学谋划才能高标准定位,只有高标准定位才能自我加压,只有自我加压才能越位争先。要以接轨苏南、融入长江、走向世界的宏大气魄和眼光,高目标定位,大手笔规划,把发展的空间留足。要以超常规的智慧和胆识高起点运作,像顺大公司一样,盯上对国计民生、重大产业链起超常影响的重大项目,抢抓省和国家部委的“眼球”;像沙龙公司与波司登的合作一样,与大企业、大单位、大人物挂上关系,吸引大资目、大资本的集聚。要以大投入促进大开发,全力以赴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迅速提升园区建设的形象和水平。
在培育大产业、大集群,发展大市场过程中,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正因为我市服装产业的壮大,才吸引了中国纺织服装城的落户;正因为大产业、大市场的出现,波司登、雅鹿、并蒂莲等大项目才会看中高邮;正因为波司登、雅鹿、并蒂莲等国内外著名品牌落户高邮,我市才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实现从“江苏羽绒服装制造名城”向“中国羽绒服装制造名城”的跨越。大产业呼唤大市场,大市场反哺大产业,大产业促进大集群,大集群造就大产业。在培强育壮“五大”支柱产业、“十大”产业集群”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既要做强本产业,又要构建支撑体系,如研发创新体系、质量检测体系、人才培训体系、产品展示体系、信息共享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中介体系和人文环境体系等;既注重产业、集群的壮大,又注重产业链的前延后伸,特别是市场的建设。因为市场是龙头,龙头活,全身活。大市场的崛起,将会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聚,从而拉动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在培育大产业、大集群,发展大市场过程中,要对现有资源进行大整合。“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不同的环境适合不同的项目生存和发展,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特色和资源,只有让项目到最适合的区域落户,才能实现1+1>2的效果。各乡镇、部门、园区要继续发扬“同心干,齐声唤”的传统,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意识,共同为大产业、大市场、大集群的集聚出谋划策,贡献力量;要互相配合与支持,让重点产品、重点项目、重点市场向相应园区集中,让优势更优、特色更特。
培育大产业、大集群,发展大市场,当务之急就是迅速行动,强势推进。目前我市的五大产业、十大集群羽翼渐丰,正面临大发展快发展的极好机遇。然而,时下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争抢随处可见,稍有迟疑就会项目旁落,就会一落千丈,就会痛失机遇。我们必须早启动、快启动,抢字当头,冲字在前,尽快培厚、培大、培新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力争奇峰陡起、异军突起,实现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地区形象的新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