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评论
誓夺“双千” 勇攀高峰

2006-01-25 00:00:00    作者:赵广华    来源:今日高邮

――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系列评论之四

市委八届十二次会议提出:要坚持工业兴市第一方略,全面实施工业经济“双千”工程,即全部工业产值1000亿元、列统企业1000家。这是一个目标,但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压力、一种动力。应该说,高邮工业经济在历经了复苏、崛起、跃升三个阶段后,又适时提出“双千”目标,让全市人民看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决心,也看到了高邮工业经济发展的希望。围绕实施工业经济“双千”工程,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为实现“十一五”奋进计划开好头、迈好步,必须做到“五个不放松”。
紧盯强势增长点不放松。对今明年预计的强势增长点,特别是电动工具、单晶硅及破方切片、羽绒服装、特种鞋服、丙纶纤维、粮食加工、硅胶电缆、纱锭扩产、电工材料等亿元以上的增长点,要严格落实重大项目责任制,强化服务,做好跟踪,一项一项抓投产达产,抓增产增效,带动全市增长点。
紧盯做大做强不放松。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产业政策的合理引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力促企业做大做强;坚持领导挂钩、部门挂联、企业挂图作战的“三挂”推进思路不动摇,实行真挂、硬挂、靠实挂和定期汇报制度,指导和帮助企业谋定发展规划,理清发展思路,及时协调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引导企业通过内外合作、外联嫁接,把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和市场引进来,通过技术、资本、市场、品牌等多种方式,完成自身的壮大和提升,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久。
紧盯科技创新不放松。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扩大产品出口、增强综合实力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十五”后期,科技创新给我市工业经济带来的实惠,让大家意识到科技在未来产业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全市高技术企业和一些重要产业骨干企业的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的增强,为促进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未来的五年中,我们必须继续走开放式创新道路,加快培育高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重点产业领域实现战略性突破,加速推进产业的集聚式发展,下大力气扶持龙头企业和培育中小企业,加快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财税政策的激励制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紧盯全民创业不放松。推动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是解决“民生、民富”问题的根本措施,最终目的是解决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实现富裕,让群众享受创业的成果,得到发展的实惠。要在全市掀起“千辛万苦去创业,千家万户求富裕”的全民创业高潮,上至市级领导,下至普通百姓,每一个人都要考虑创业,都要参与创业。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鼓励创新、鼓励创造、崇尚创业、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让全民创业成为发展的主旋律,成为富民强市的不竭动力。要围绕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机电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引导全民创业;围绕壮大十大产业集群,引导全民创业;围绕拓展服务业,引导全民创业。要在全市倡导一种理念:即倡导“创业有功、致富光荣”的理念。树立两种观念:即树立自立自强、自主创业,敢闯敢冒敢干、敢担风险、敢于投资创业的观念;“发展为大、发展为重、发展为先”,聚精会神谋发展,一门心思搞创业的观念。破除三种思想:即破除小富即安,小成则满的思想;破除“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盐”的小农思想;破除以官为尊,以官为荣,引导教育干部勇于走出机关,成为全民创业的倡导者和先行者的思想。
紧盯优化环境不放松。要站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高度,优化政务环境,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完善行政服务中心的功能,简化办事程序,降低准入门槛,提高办事效率,切实解决办事难、办事繁、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要彻底解放思想,少一些条条框框,少一些担心顾虑,多一份激情,多一份闯劲。只要看准了的事情,只要有利于发展,就要大胆闯、大胆试。继续坚持凡事先干起来再说,在不争论中发展,用发展凝聚人心,用发展解决难题,用发展衡量政绩。继续坚持开展“服务厂商行”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融资服务力度,建立新型的担保服务体系,坚持实施好周五会办、现场办公、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和“宁静生产日”等制度,积极为企业生产营造“五零”环境,确保企业正常高效运作。坚决克服“衙门”作风,严禁“吃、拿、卡、要”和“三乱”现象发生,增强服务意识,树立政府机关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