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13 00:00:00 作者:郭登明 来源:今日高邮
――贯彻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评论之七
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向全市人民吹响了迈向新起点,攀登新高峰,创造新辉煌的进军号角。农业农村工作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全面小康村建设为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实施城乡互动,统筹发展。
加快高效农业规模化求发展。绿色五业是我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我们要在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基地建设,把绿色五业总量做大,积极向高效、规模、设施、生态、观光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种植业要向种田能手集中,水产业要向规模大户集中,畜禽业要向养殖小区集中,特色优势产品要向基地集中,加工业要向园区集中。通过高效农业规模化,使我市绿色五业特色更特,优势更优。推进品种创新、品质创优、品牌创响,整合品牌资源,不断提高我市农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加快农业工业化求发展。充分挖掘我市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通过“四资”进军农业,开发农业资源,培植壮大龙头企业。通过农产品深度加工,多次增值,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和含税比重,实现富民与强市双重目标。重点要发挥高邮鸭集团、双兔米业、天歌鹅业、高志养鸡协会、龙虬水产品批发市场、丽邮公司等行业领衔作用,带动我市粮食、水产、禽蛋等产品深度加工、链式开发和综合利用。加快各类专业市场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上联市场、中联龙头、下联基地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让农民得到更多收益。
加快农村非农化求发展。致富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繁荣农村必须加快非农化进程。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把重点和潜力放在提高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层次和收入上,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实行订单、定向、定期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层次,打造我市劳务输出品牌的优势,要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要从小股分散向成建制有组织转移转变,要从单纯打工就业向积累创业转变,鼓励党员干部“双带”,鼓励成功人士“凤还巢”,培育更多的“小老板”。努力增加农民工资性、资本性收入比重,真正使农民职工化、市民化。
加快改革创新求发展。重点推进以土地股份合作制为特征的农村承包土地经营制度创新。通过土地经营制度创新,解决好土地回流,让更多的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推进规模经营,让承包者与经营者共享惠农政策实惠,让承包者离开土地离得放心,让经营者获得更多收益。推进以社区股份合作制为特征的集体资产经营机制创新,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资本的优化配置,努力实现集体资产收益最大化、持久化。推进以专业合作为特征的经济组织形式创新,实行资本、技术、经营、服务等多种合作形式,提高农民进入市场化组织程度,提升为农服务水平,让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更能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
加快城乡统筹求发展。一是围绕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促统筹。重点健全和完善农民低保工程、五保户供养、新型合作医疗、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机制等,要积极创造条件,稳步推进农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自然灾害保险制度等。二是围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统筹。加快村通村、村通组道路建设,实施治水、改水、节水、碧水工程,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复垦整理,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围绕打造农村优良环境促统筹。全面实施清洁村庄、清洁家园、清洁河道“三清”工程,实现农村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美化、水源净化。四是围绕村镇建设促统筹。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布实施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民集中居住,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实施城乡互动,统筹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的重大课题,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要求,奋力拼搏抓机遇,务实推进快见效,为实施新一轮追赶发展,开好头、起好步,为建设美丽富饶的新高邮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