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城河以洁净
2006-04-29 00:00:00 作者:郭玉梅 来源:今日高邮
眼下,“关爱城河”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之中,东门大沟等城河正在实施清淤。为此,笔者27日来到东门大沟清淤现场,看到的景象让人触目惊心:大量的垃圾杂物、变质发臭的河水,积满淤泥的河床……曾引以为傲的碧水河道变成了污浊不堪的臭水沟。
水是城市的灵气所在,也是城市功能的重要承载。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邮城市经济的加速发展,人口日益增加、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同时昔日碧波荡漾的河道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少数河道甚至已断流,成为污水沟。城市水环境的恶化,直接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和美誉度,制约了城市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治理、关爱城河迫在眉睫。
目前,城区26条大小河、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笔者以为,要真正还城河以洁净,当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办法分步骤治理。首先要解决一个“通”字,对城区所有河道进行疏通,实施清保合一,现在琵琶河、护城河、玉带河、武安支、万斤河、长生大沟、蝶园大沟、东营大沟8条河道落实“河道三员”(保洁员、管理员和执法员)的做法值得广泛推广;其次要解决一个“活”字,兴修水利工程,争取让城区内的部分断头河能够引入运河水源,有效改善城河水质;最后要解决一个“美”字,要结合城市规划,利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高标准地建设城河骨干网络,打造城河水景观,实现“水清、岸绿、流畅、景美 ”的终极目标,成为名副其实的水景优美的历史文化名城。
然而,集中治理城河只能解一时之急,仅靠抓急治理和“河道三员”的管理远远不够,还需要我们每一位市民的关爱和保护。最近刚刚治理过的万斤河不但恢复了往日的洁净,而且沿岸的美景又为邮城增色不少。这样的治理成果需要长效管理机制和市民的自觉意识来“保鲜”。关爱城河人人有责,有关部门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市民“河道不是垃圾箱、清洁水源保健康”的亲水意识,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共同保护城河、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