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应踏实 做当精细
2006-12-08 00:00:00 作者:韦石 来源:今日高邮
在发展县域经济调研中,基层总结高邮这几年大追赶、大发展成功经验时,把广大干部踏实做人、精细干事作为重要的经验之一,高度评价务实的多了,耍仙的少了;干事的多了,议论的少了;奉献的多了,伸手的少了,并提出全市上下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同舟共济谋发展、踏实务实干事业的环境。但同时谈到也有少数干部存有“行亦浮躁,做亦粗糙”的毛病。在“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高邮”的征程中,我们要坚决防止和摒弃“行亦浮躁,做亦粗糙”的弊端,大力提倡和践行“行应踏实,做当精细”的作风,力求思路更清些,作风更实些,办法更多些,成效更大些,进位更快些。
中华民族以踏实、精细之风,创造了卓越的物质和精神文明。高邮人在经济、文化、商贸、学问等方面的精耕细作,也是卓有成效的。王氏纪念馆落成之际,著名园林建筑专家陈从周教授、河南大学安澜教授等,都以朝圣之心瞻仰王念孙、王引之故居。陈老教授题咏:“为仰大师行万里,白头俯作小门生”。这是对王氏精细训诂的顶礼膜拜。清代乾嘉年间的王念孙,用大量确凿的证据考定,《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的“左师触 愿见太后”,应为“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原因是人们把“龙言二字误合为 耳”。王念孙的考证纠正了沿袭二千多年的错误,但在当时只能作为一家之言。1973年,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人们发现果然是“触龙”而非“触 ”。人非训著,举世皆惊,把训诂学问做到如此精致、绝致的程度,惟有高邮王念孙!
做学问与抓招商、上项目、搞建设是相通的。做学问要天马行空、神游八极,踏实务实、精耕细作,抓经济也要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扎实落实、快速隆起;做学问需要闹中求静、潜心面壁,学养深厚、触类旁通,抓经济也要造势静思、孜孜以求,“经养”深厚、蓄势频发;做学问要遵循规律、坚韧不拔,立地生根、自成体系,抓经济也要切合实际、与时俱进,取他之经、创己之新……雷声再响,不能给种子送去破土崛起的力量;雨点虽小,却给禾苗带来萌芽成长的希望。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高邮人具有踏实之志、精细之风。“十五”以来,由于我们的踏实和精细,高邮才更务实追赶发展、快速发展,开始从谷底隆起;由于我们的踏实和精细,全市今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得较好,有些指标已经提前迈向2007年;由于我们的踏实和精细,开发区建设、退城进园、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原市属企业改制扫尾等工作,才更务实高效地向前推进。但我们也要看到,在一些地方、一些时候、一些工作上,目标不明确,指标不分解,责任不严明,工作不踏实,管理不严谨,作风不务实,序时不落实,监督不得力,追究不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管理,建章立制,严行督办,做到观念精细、目标精细、工作精细、管理精细、作风精细和责任精细,务实卓越地做好“十一五”各项工作。
《细节决定成败》的作者汪中求分析:“中国人不怕吃苦,不缺智慧,甚至不缺技术,缺乏的就是这种踏实做人、精细行事的作风。目前社会上浮躁之风盛行,人们不愿意做小事,做小事的人也不愿意把事情做实、做细,做透、做深。可以说,许多被忽略而又影响效果的细节问题普遍存在,我想这就是我们的综合国力上升而国际竞争力却下降的原因。”汪中求的点评,王念孙的躬行,高邮方阵加速融入宁镇扬经济板块,都要求我们更好地踏实做人,精细行事。惟有如此,高邮才能更好更快地崛起苏中,融入苏南,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