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11 00:00:00 作者:赵德清 来源:今日高邮
――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评论之三
近三年来,我市在全国县(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每年前移达30至40位,到2005年已至253位。但是,与自身纵向比成绩很大,与周边横向比差距更大。2005年,江苏县(市)列全国县(市)综合竞争力排名205位前的已达32家,其中姜堰列128位,建湖列190位,大丰列205位。“奋战三年、经济翻番,逼近百强、全面小康”,不仅是上级对高邮的希望,也是我们自身应有的要求,更是全市人民的一致意愿。
强县强镇争进位,必须立足于加快发展速度。当前,我市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发展阶段,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基础不强、发展后劲不足仍是制约我们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建设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仍然是发展得还不够快。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对高邮而言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结合高邮发展的实际,正确处理“好”与“快”的辨证关系,坚持好中求快、以快促好,坚持经济建设能快则快、能大则大、能高则高。要推进规模企业的快发展,迅速做大做强一批10亿、20亿、50亿的大企业。要推进重大项目的快建设,确保今年新开工建设1000万元以上项目200个以上。要永不满足现有的成绩,更好更快发展高邮,确保每年在县(市)竞争力排名中提升30位左右,否则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
强县强镇争进位,必须从乡镇抓起。镇兴则县兴,镇富则县富,镇强则县强。在全国千强乡镇排名中,目前我市只有高邮镇、卸甲镇分别列695位、926位,我市的镇域经济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就全部工业产值而言,姜堰市总量最大的白米镇46.8亿元,总量最小的大泗镇3.5亿元,各乡镇合计272.2亿元,平均15.1亿元。我市总量最大的高邮镇30.3亿元,是白米镇的64.7%,相差16.5亿元;总量最小的司徒镇1.93亿元,是大泗镇的55%,相差1.97亿元;各乡镇合计176.6亿元,平均8.83亿元,分别是姜堰的64.9%、58.5%,分别相差95.6亿元、6.27亿元。因此,到“十一五”期末,全市所有乡镇在扬州、江苏乡镇经济排名中都要争先进位,高邮镇、卸甲镇、三垛镇、临泽镇、龙虬镇、菱塘回族乡、天山镇等经济基础较好的乡镇要立志在扬州争第一、在全省创一流;高邮镇、卸甲镇更要在全国千强镇中争进位,全市要有5家左右的乡镇进入全国千强镇行列。
强县强镇争进位,必须大力推进创业创新求突破。要进一步推动思想大解放,坚决克服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不求过得好的思想,立志高标准、快发展、争进位,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迈更大的步子,想办法、谋对路,以举措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以机制创新释放发展潜能,以能力创新开创发展新局面。要进一步推动全民创业,尊重创业者、理解创业者、关心创业者、支持创业者,让更多的人去创业,让更多的创业者二次创业,形成大创业、创大业的浓烈氛围。要进一步推动自主创新,以创新促发展、求突破,在壮大经济总量、全面小康建设上谋求新跨越,在积蓄发展后劲、提高区域竞争力上开拓新空间,在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彰显新特色,在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城市化水平上实现新突破。要进一步推动园区建设,加快开发区、鸭业园区、顺大光伏产业园建设以及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做大总量、做优环境、做强产业、做出特色,促进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