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0
2007-01-15 00:00:00 作者:韦石 来源:今日高邮
这是一个不难理解的数学式,是说1加1等于或大于80。有人也许会说,这种违背数学常识的事可能吗?我要告诉您,这是发生在高邮和祖国大地上活生生的事实。
自市委提出追赶式发展以来,高邮低谷隆起、负重爬坡,矢志追赶、后来居上,取得了令人为之庆贺的新业绩。在全国县市综合竞争力权威测评中,高邮2003年列334位,2004年列291位,2005年列253位,(2006年的排名需到次年的10月才能公布),两年共晋升81位。平均每年晋升40.5位,每月晋升3.37位。这是全市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全体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们有理由直起腰杆、扬眉吐气,有理由乘势而上、追赶跨越。
无论上届市委还是本届市委都十分冷静地看待追赶业绩,总是以“纵比进步大,横比差距也大”的清醒认识,自我定位、自强不息。尽管我们大汗淋漓、气喘嘘嘘地追赶,但由于基础差,后劲爆发力还不够足,与追赶对象拉大了距离,甚至被苏北一些县市所超越。2005年,姜堰列128位,建湖列190位,大丰列205位,高邮分别比姜堰、建湖、大丰落后125位、63位、48位。过去的建湖不及高邮,但近几年建湖追赶得法,跨越有力,2005年,我们比建湖落后63位,其根本就差在发展水平上。全国县市综合竞争力测评指数有三大类、33个小项,三大类为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发展水平又占总分权重的80%,发展活力、发展潜力各占10%。2005年,我市与建湖相比,发展水平:我市优于建湖的指标有5项,差于建湖的6项;发展活力:我市优于建湖的10项,差于建湖的5项;发展潜力:我市优于建湖的4项、差于建湖的3项。建湖、大丰超越高邮的现实再次警示我们: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标兵越来越多、追兵越来越少;标兵越来越强,追兵越来越勇的竞争态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极为严峻地摆在全市人民的面前。
市委九届三次全会基于对形势的分析,对高邮定位的认识,对高邮的未来负责,响亮地提出了“奋战三年、经济翻番,逼近百强、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务实前行、颇具胆略的目标,这是一个自我加压、扬鞭奋蹄的目标,这是一个强镇强县、惠民富民的目标。2006年,全国县市综合竞争力测评还未公布,如果满打满算平均每年以晋升25位为计,到2010年,这五年间高邮将晋升125位,在全国百强竞争中达到第128位,较快地逼近百强。这是一个个高难度的撑杆跳,原因在于:一是全国县域经济竞争犹如马拉松赛跑,越接近目标淘汰率越高,越接近全国县域150强,难度就越大,0.1分之差就可能被拉下十多位;二是对重大项目建设提出了更好更大更高更快的要求,今明两年投产的大项目越多,对后两年晋升越有利,反之越往后晋升越困难;三是我们在追、别人在奔,先进县市不会停下来,等我们追赶超越,他们在以更好更猛的速度向百强冲刺,这就给高邮逼近百强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四是必须更好更快地追赶跨越,对生态环境、节约集约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指数等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追赶跨越的外延和内涵都有了新的要求。
高邮的争先进位,是方方面面、条条块块的争先进位,是日夜追赶、分秒必争的争先进位,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争先进位。我们要更广泛更持久地开展全民创业活动,以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铺厚高邮经济的厚度;要更科学更有力地做大做强工商企业,以顶天立地的重点企业集群成就高邮经济的宽度;要更迅捷更有效地实施重大项目建设,以惊天动地的重大项目提升高邮经济的高度;要更深入更和谐地发展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交通环保等事业,以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提高高邮经济的知名度,如此孜孜以求拼搏,只争朝夕跨越,我们就能继续取得1+1≥80的成果,就能进一步放大1+1≥80的效应,不断夺取强镇强县、惠民富民的新业绩。
1928年11月,中国共产党就在临泽建立了高邮境内的第一个党支部。高邮建党已经79年,改革开放也已28年了。今天的高邮如何不被边缘化并能发展得更好更快些,高邮的百姓如何生活得更富有更幸福些,高邮在全国县域位次如何晋升得更迅速更扎实些,这是各级党政组织必须时时扪心自问、卓越奋斗的重大课题,这是每位中共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必须时刻追求、顽强拼搏的重大课题。三年翻番倍艰辛,逼近百强勇克难;争先进位多壮志,三军过后尽开颜。我们已经有了更加清晰的蓝图和航线,有了两年晋升81位的垫底经验,更有着“齐声唤、同心干”的政治基础,“奋战三年、经济翻番,逼近百强、全面小康”的目标一定会如期实现,一定会实现得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