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31 00:00:00 作者:本报特约评论员 来源:今日高邮
――三谈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
“十一五”是我市工业经济加快产业升级、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快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市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要以“三重”“双创”为重点,在壮大工业经济上求突破。我们唯有真正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措施、创新的方法谋求突破,坚定不移地做强企业、做优产业、做大工业,才能使工业经济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要把培育重点企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企业、大集团是工业发展的龙头,代表着工业发展的水平、实力和竞争力。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们要更加冷静地引导和帮助企业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谋划新的发展目标,采取新的发展举措。一方面,企业要立足自身,积极更新观念,勇于突破现状。要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名牌战略,用更多的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来提升传统产业的档次和水平。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为目标,以股份制、集团化为发展方向,迅速扩张企业的资本和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各相关部门要善于把握宏观政策的变化,在政策的制定上向重点企业倾斜,在人才、信息、资金、电力、土地、运输等要素方面优先供给,特别是对于重点产业的龙头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对可能给行业产生重大拉动的企业给予特殊政策,对集聚爆发力的增长点继续实行“一事一议”机制,及时准确引导和激发企业二次创业冲动,加快做大做强的进程。
要把优化产业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结合高邮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工业经济发展态势,研究好、把握好、运用好工业发展的科学规律,促进全市工业经济转变增长方式。一是扶持引导优势产业。重点扶持和引导列入扬州市重要产业集群的服装服饰、电线电缆、灯具、太阳能光伏等主导和特色产业。二是提升传统产业。对我市传统的液压机械、电动工具、箱包鞋、化工等传统产业通过加强技术创新,由中低技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高技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化,实现发展层次上的提升。不断优化产业布局规划,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要求的产业,该淘汰的坚决淘汰,该关闭的坚决关闭,集中更多的生产要素投向优势产业。三是大力推进新兴产业。精心谋划新能源、新材料、新光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着力扶持一些拥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企业,力促其快速发展,使之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要把壮大工业经济总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继续推进全民创业。各级各部门要把握市场脉动、洞察创业先机,以促进创业为根本,以服务创业为追求,为深入开展“学杭集、赶杭集,强镇富民奔小康”活动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氛围,着力在全市上下锻造“家业殷实、企业兴旺、事业发达”的生动局面中建功立业,从而推进全市工业经济扩张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二是继续强化工业经济组织领导程度。实行挂钩帮扶制度,进一步靠实靠前服务,明确相关部门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挂钩帮扶责任,提高挂钩实效;继续大力推行月度公布制、双月开工制、季度督查制、政银企对接、现场办公会等贴近企业协调服务的各项制度,为工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