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县域经济需要市场的肩膀
2007-09-18 00:00:00 作者:韦石 来源:今日高邮
中国纺织服装城将于10月18日隆重开业。这是我市服装产业和特色市场建设的点睛之笔,是我市加速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的特色平台。
特色市场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更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特色市场的形成,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新拓展,是三产业发展的新高度,是地方财政、百姓致富的聚宝盆,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宽厚肩膀。
一是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没有市场的经济是残缺经济,是没有发展前途的经济,现代经济发展是从市场一路走来的,将来依然少不了现代市场的强劲发育和支撑。
二是从城市学的视角来看。城市的起源是市场。在过去,城市的功能就是商业,就是市场。现代社会,无论大都市还是一般城市都少不了特色市场、综合市场的支撑。
三是从浙江发展模式的视角来看。浙江经济是从“前店后厂”、“市场打擂”起家的(这也曾是东南亚许多国家上个世纪七、八十代的发展模式),从而影响和知名国内外。亚洲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浙江绍兴的柯桥中国轻纺城,浙江诸暨的浙江大唐轻纺袜业城,诸暨珍珠市场,中国南方五金城,三都贡缎市场等,都为当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四是从发展县域经济的视角来看。排在全国百强县前列的江阴、昆山、张家港等,几乎家家都以特色产业、特色市场作强势支撑。我市追赶对象姜堰市成功投资兴建华东五金城;以我市为追赶对象的泗洪,市场建设也是如火如荼,宿徐高速路泗洪出口处由南京客商投资5.8亿元兴建的农机大市场,路北侧由福建客商投资3.6亿元兴建的集休闲、餐饮、小商品批发零售于一体的圣玛可购物广场,紧挨农机大市场的农资大市场、建材大市场建设前期工作都已结束,一个配套较为齐全的市场集群正在苏皖边界的泗洪悄然崛起。
县城经济的差别化竞争和错位化发展,其本质就是一个“特”字。高邮的罗氏沼虾市场、水产品市场、建材市场、农资市场等,都颇具特色、运作良好。中国纺织服装城已经箭在弦上,必将后来居上。让我们各尽其力、竭尽所能,为高邮服装大市场这艘特色航母在现代社会大潮中快速启航,乘风破浪保驾护航,让中国纺织服装城真正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内燃机车”和有力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