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高邮进入“双百强”之际
一个令高邮人鼓舞的喜讯在高邮城乡传送:我市一举跃进“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 。这是对追赶跨越的高邮人民的最大鼓舞和鞭策,也是全市上下献给党的十七大、第四届中国邮文化节最珍贵的厚礼!
“双百强”具有极高的含金量。“双百强”评价的宗旨,摒弃了单纯以GDP、财政收入等为主要考核指标的传统做法,代之以科学、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旨在通过评价引导中小城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中小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和速度,强调发展的综合效益,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双百强”是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6年全国500强县市中,由所在城市申报并经严格程序逐项考量、评定产生的,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双百强”是对高邮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考核、全面检验,成为我市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大大提高了高邮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市获得这两项殊荣,既可喜可贺又任重道远。“双百强”与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获得“双百强”荣誉只是为“逼近县域经济百强”打基础、增条件、求特色、创品牌,今后要做的工作更多,要完成的任务更艰巨。
“双百强”把高邮推向更高层次的竞争圈。全国有2000多个中小城市,我们跻身“双百强”,实在是一件不易的大事,这是对我市追赶跨越的肯定,对我市科学发展的肯定,对我市发展潜力、发展后劲的肯定。但是,肯定过去,并不等于肯定未来;认定现在,并不等于认定永远。进入“双百强”之后,要求更高,竞争更激烈,“逆水行舟,慢进便是退”的态势更加严峻。“双百强”既金光灿灿,又沉重万分。在荣誉面前,更要多一份责任;在欣喜之余,更要多一份警醒。我市在“双百强”中的位次还不靠前,追赶的落差还较大。况且“双百强”评比是动态的,每年都有一定的淘汰比例,我们如何缩短与先进县市的差距?如何连续保持并年年有所进位?这需要全市上下都来冷静思考、沉着应对,并用实践和业绩作出有力的回答。
“双百强”给高邮发展注入了“核动力”。高邮这几年经济社会之所以能够大踏步前进,就在于全市上下既解放思想、高定标杆,又脚踏实地、务实前行。想得到才能干得到,或干得接近目标;想不到,肯定干不到,或干得拖泥带水。“双百强”给我们带来了光荣和喜悦,也带来了责任和动力。获得“双百强”之后,我们要弄清怎么看、怎么干的问题,不把“双百强”作为包袱,而应作为跨越冲刺的信心和不竭动力,力争百尺杆头更进一步。就以我市追赶对象姜堰为例,他们的软环境建设、综合经济实力长期走在高邮的前列,我市在有些重要经济指标上,还有与姜堰拉大差距的趋势。再以将我们作为追赶对象的泗洪为例,今年以来,泗洪县已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56个,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6个;泗洪省级经济开发区亿元以上项目合计已达53个,其中在建的江苏波司登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达10亿元,江苏首义韩商产业园总投资达8000万美元,总投资20亿元的江苏梦兰集团生产基地也将于10月18日开工建设。“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的压力依然存在,我们来不得半点的陶醉和麻痹,必须进一步矢志追赶、奋力跨越,在重大项目建设、结构调整、生态保护、城市建设、软环境建设、提高人民群众收入以及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等方面,再出新招、再抓落实、再求突破,以更高的标准、更快的速度、更优的业绩向全国百强县市更前面的位置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