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27 00:00:00 作者:本报特约评论员 来源:今日高邮
——贯彻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评论之六
市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坚持和谐发展,加快富民步伐,努力在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上求突破”。要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就是要按照“个个都有一份好工作,家家都有一份好收入,天天都有一个好心情,人人都有一个好身体,处处都有一个好环境”的“五有”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新高邮,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最大程度惠及全体民众。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经济平稳增长和财政大幅增加的有利时机,加大对农业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建设的力度,保证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为全体人民共享。截至2007年末,我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14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140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分别达96%和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6%;全面实施城乡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全市14130名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也不断增加。关注民生,不能懈怠;改善民生,只能加强。我们要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全力做好扬长、补短、攻坚的工作,让老百姓共享“发展红利”,让老百姓共享更高水平小康的成果。
更高水平小康惠及城乡群众,关键在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靠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政治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要靠发展,解决利益格局中的新矛盾、新问题和部分群众的困难生活都要靠发展。发展的质量越好,速度越快,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实现程度就越高。更高水平小康惠及城乡群众,要着力解决好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要加大教育投入,切实化解义务教育债务,全面落实“一免一补”政策,做到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持续发展,让更多的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广辟就业门路,强化就业服务,不断增加就业岗位。引导多渠道自主就业和多形式灵活就业,使群众从就业中获得更多的稳定收益。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多样化资产结构和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要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补偿标准和覆盖率,切实加大城乡医疗社会救助力度,努力保证群众能就近看病,看得起病。要不断扩大社会保障面,做到“成建制、全覆盖”;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城乡低保应保尽保;继续实施好“送温暖、献爱心”和党员干部“走门串户”活动,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加快拆迁安置房、廉租房等安居工程建设,增加对困难家庭的住房保障,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努力实现居者有其屋。明年,市委、市政府还将继续以1号文件的形式出台改善民生意见,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25件实事。
更高水平小康惠及城乡群众,必须凝聚多方力量,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起来,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唯此,高邮的明天才能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