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20 00:00:00 作者: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前些日子,笔者在银行、电信、移动等服务窗口发现,这些窗口多了个“便民服务项目”——“叫号服务”,即来此窗口办理相关业务的客户先到取号机处打一张排号纸条,然后坐在候号处等广播叫号,待被叫后再去办理相关业务。
“叫号服务”一定程度上使办理业务的秩序有了改善,不会出现大家拥在窗口排队等待的现象。但笔者发现,有些客户拿到排号纸条后,发现窗口提示屏的号码与手中的号码相距较大,便弃号而去;有的客户等待时间长了一些也中途离开;有的客户等到叫号后又不知去那个窗口办理,拿着叫号纸条到每个窗口问;还有的客户发现有些窗口空着无人,工作人员也无业务办理,便不等叫号前去办理,可得到的答复是:请坐在那里等叫号!
“叫号服务”不仅让笔者生出一些感悟:“叫号服务”是一些服务部门因为业务量增大、客户增多而避免忙中出乱、排队涌挤而推出的一项新的服务方式。既然业务量增大了,现有服务窗口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了,这些部门为何不在增设窗口、提高工作效率上做文章?
我们再来算一笔账,客户等待叫号花15分钟,被叫到号后,正常办理还需5至10分钟,办理一项业务就要20分钟左右,有的特殊业务所花时间更长。一天工作时间是有限的,按这种工作效率,一天又能接待多少客户,办理几项业务呢?同时又让客户浪费多少等待时间,甚至跑多少冤枉路(等待时间长了,又找其他网点办理)。
以往排队办理业务可能“现象”不好看,但无形中却给工作人员一种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的压力,可现在的“叫号服务”让有些工作人员觉得反正客户被叫到才会来,慢就慢一点,有的甚至闲着非要等到叫号才办理。殊不知,这在无形中浪费了客户的时间。
“叫号服务”是一种创新的服务方式,但这种“创新”不应让客户转着服务部门转,服务部门应当本着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根据业务量增设服务窗口,同时要求员工“叫号服务”与“灵活服务”相融,提高工作效率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