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评论
扬鞭策马 勇往直前

2008-11-04 00:00:00    作者:韦石    来源:今日高邮

在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高邮近年来的经济社会不断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和谐发展,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新业绩。市内外群众的肯定和好评不断,“富朋友”、“穷朋友”对我们都高看一眼,厚爱一分。高邮追赶跨越的实践再次证明:能拼才能赢,有为才有位!

射阳、泗洪将我市作为追赶对象,两县追赶的目标明、指标细、措施实、作风严、考核硬、后劲足,追赶的马蹄一阵紧似一阵。10月23日,射阳县党政代表团考察高邮后,县委即对“领先苏北、争先苏中、追赶苏南”做了全面部署。《射阳时报》连续发表三论“结对学赶高邮,掀起进位争先新热潮”的评论员文章。射阳县委、县政府提出在全省综合排名“一年进1位、两年进3位、三年进5位”,争取用最短的时间赶超高邮。面对追兵越来越近的严峻形势,高邮该怎么办?

完成目标要有紧迫感。最后60天的拼命冲刺,对于完成全年目标意义重大。全市上下应进一步紧急动员起来,坚持防止和克服“全球经济下滑,发展大势已过”、“制约因素太多,完成目标没把握”、“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先稳住再说”等消极思想苗头,紧迫而不浮躁,果断而不盲目,一项项地抓,一天天地清,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及“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

面对低潮要有机遇感。由于世界金融风波的影响,全球、全国经济“冷意”显现,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可能由“高潮期”跌入“低潮期”、“衰退期”。为此,今年中央加大发展战略的调整,由“双防”到“一保一控”再到“重点在保,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体现了决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就全国而言是“保”,具体到某个区域,就要遵循科学发展观,依据实际情况有“保”有“超”,能快则快,能超则超,以超促稳,以局部的“超”实现全局的“保”。高邮经济基础、生态环境较好,经济运行质态有所提升,产业集群势头劲发,科技型、环保型、节能型、终端型项目、产品和产业不断涌现,我们不仅要立足于“保”,更要立足于“超”。要坚持调中求好,好中求快,优中求快,快中求超,超中进位。只要我们进一步克劣扬优、扬长补短,创新应对、蓄势频发,就能够于低潮中抢抓机遇,于低潮中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高潮,于低潮中抢先发展、成功追赶。

永续追赶要有使命感。处在工业化中期的高邮,持续追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是黄金发展期,还是宏观调控期、发展低潮期,高邮一步不能“让”,半步不能“慢”,必须抢先一步抓机遇,见缝插针朝前赶。当前,一是振奋精神,科学应对。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我们要始终保持科学发展、争先进位的那么一种精神、那么一股劲,创新思维,勤奋实践,摸索规律,在转机中赢得胜机,于困局中开创新局。二是深入实际,解决问题。企业、农村、园区、基层单位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较多,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向实践要真知,向群众找智慧,率先找到解决难题的金钥匙,率先化解发展中的难题,率先收获追赶跨越的新成果。三是突出重点,强势推进。运用综合方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务求重点突破,在招商引资、园区建设、重大项目建设、软环境建设、产业升级、承接产业转移、城市建设、生态保护与利用、提高群众生活、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抓决策完善,抓举措落实,抓考核检查,抓总结提高。

10月25日的《射阳时报》评论说:“2005年高邮地区生产总值、一般预算收入、规模工业增加值在全省排名,分别比射阳县低7位、3位和2位。2007年高邮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总额全省排名分别比我县高17位和13位,一般预算收入和人均GDP排名分别比我县高5位和4位,工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名分别比我县高3位。……这就是高邮速度!”“高邮市短短两年时间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他们敢思敢想、敢试敢闯、敢作敢为,得益于他们见势早、出手快、抓得准,得益于他们务实求真、埋头苦干、拼搏奉献。”射阳的反思,逼我们冷静;射阳的追捧,催我们警醒。射阳有许多独特优势,射阳的重大项目建设异军突起,爆发力巨大。泗洪5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亮点纷呈,后劲十足。射阳、泗洪于发展低潮期,再次扬鞭跃马,追赶跨越,逐鹿苏中,给我们一棒重喝!我们已经听到射阳、泗洪疾驰而来的马蹄声。我们必须创新思维、超前应对,我们必须奋笔直书、答案完美,我们必须在苏中追赶跨越发展史上留下一行行领先的闪光足迹。我们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和能力,扬鞭策马、愈追愈勇,饮马长江、勇往直前!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