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03 00:00:00 作者:郭玉梅 来源:今日高邮
5月26日至27日,我市党政代表团赴上海和昆山考察,同时在上海举办了重点产业推介会,成功签约项目30个,项目总投资近30亿元。此次上海、昆山之行,迈出了我市从招大商到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坚实一步。如果把招大商形象地比喻为“移大树”,那么承接产业转移就是“移森林”了。当前,我们在大力招商引资、引进重大项目,推进高邮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做到既要“移大树”,更要“移森林”。
承接产业转移,首先要切实增强抢抓新机遇意识。高邮经济在跃上百亿平台之后,实现新跨越需要大量的大项目、大企业做支撑,大量的资金做后盾。要解决大项目数量不多、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矛盾,必须开展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是我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世界金融危机给我市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我们要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主动科学承接。承接产业转移,不但是承接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和产业,更是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参与国际分工和资源优化配置、融入发达地区经济的有效途径,亦是迅速壮大我市优势产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这对于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承接产业转移,高邮要结合自身基础和资源条件,围绕主导产业来确定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和方向,特别要结合我市已培育出新能源产业、电线电缆产业、LED新光源及道路照明产业、机电制造产业、纺织服装产业、生化制药、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三产服务产业等一批特色明显、前景广阔的重点主导产业,针对性地承接发达地区相关产业,加固关键链条、补强不足链条、引进缺失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打造完整的主导产业产业链。
承接产业转移,要全力打造承载平台,努力提高抢抓产业转移新机遇的能力。加快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在工业,出路在招商,落脚在园区。园区强则产业强。强化园区的重大项目集聚,吸引重点产业的转移,是我市一直以来强抓不懈的工作重点。5月26日、27日,市委市政府专门在上海举行重点产业推介会,组织党政代表团赴上海、昆山考察学习,学习借鉴上海闵行区紫竹科学园区和昆山经济开发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效益经营园区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市加快发展,提高园区承载能力。1日,市委召开常委会,专题传达扬州沿江开发暨园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市园区建设工作,要求全市上下全力推进园区建设,抓紧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承接产业转移。 目前,市经济开发区、城南经济新区、菱塘光电科技产业园区等园区已具规模,并相互错位发展,承载能力日益加强。
承接产业转移,还要迅速调整招商引资思路,全面提高抢抓产业转移新机遇的成效。市委书记陈扬在基层调研时反复强调,要创新和调整招商思路,多招引一些产业转移项目。前不久,我市组织40多家骨干企业负责人赶赴南京科研院所取经考察,广泛开展“政产学研”合作,现场发布主导产业技术需求近150项,最终达成技术合作意向逾百项。这次又在上海举行重点产业推介会,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和扩大高邮与上海的产业合作,为更好地服务于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驻沪企业产业转移 “腾笼换鸟”。
一组数据显示,近三年,上海客商在邮投资的项目已有120多个,总投资近30亿元,不仅推动了高邮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上海企业自身加快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无论是“政产学研”合作,还是上海推介会,均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实际行动。当然,上海仅是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之一。面对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要机遇,我们要瞄准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开展行之有效的招商活动,迅速调整招商思路,创新招商方式,除了利用政策优势、环境优势,更要注重培育产业的“土壤”,通过重点产业招商,引入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的配套企业跟进,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让一棵棵“项目大树”,一片片“项目森林”,从发达地区转移到高邮,在高邮更加茁壮成长,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