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5 00:00:00 作者:本报特约评论员 来源:今日高邮
——四论认真学习贯彻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
市委九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始终坚持调结构、促转型,加快集聚一批集群产业,发展一批先进产能,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具有高邮特色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调结构、促转型,犹如凤凰涅磐,只有经过脱胎换骨的洗礼,才能浴火重生,炼造出一个活力四射、生机无限、跨越发展的新高邮。
调结构、促转型呼唤新理念。近年来,我市着力实施追赶跨越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长期以来依靠要素资源投入为主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并日益成为制约高邮发展的突出问题。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提升经济发展质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实现争先进位、创新发展目标的根本路径,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调结构、促转型首先需要调整原有思维模式,转变思想观念,既要克服甘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自满心理,更要摒弃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落后意识。昆山、江阴等先发地区,无论是在经济发展迅猛的时期,还是在宏观调控政策偏紧,或是国际金融危机来袭的情况下,都能从容应对,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地区超前调整产业结构,提早转变发展方式,不仅“醒得早”,而且“下床快”,从而能够长期保持发展优势。这些先发地区的成功经验,正是后发地区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现实路径。
调结构、促转型具有新内涵。调结构、促转型,是从根本上对产业结构进行全面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重大转变的系统工程。要坚持工业第一方略。立足现有主导产业基础,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实施“微小企业进规模”工程,加快培植一大批规模企业,不断扩大工业经济规模;梳理集成激励政策,集中有限财力,全力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尽快形成企业上市梯队,打造工业“航空母舰”。要提升现代高效规模农业。以“三水两有机”为主攻方向,以“三带四区五园”为主平台,以提升农村“三大合作”为主抓手,着力推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要催化现代服务业发展。按照“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的思路,着力发展与产业基础相协调的生产型服务业,大力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相促进的金融服务业,加快发展多种主题的特色旅游业。通过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全方位调整,加快形成合理、协调的全新产业结构,推动高邮经济发展实现“质”的跃升。
调结构、促转型需要新举措。调结构、促转型,不是简单的应时之举,而是全方位、深层次、长时期的战略举措。要加强宣传引导。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要大力宣传调结构、促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全社会形成共识,共同推动调结构、促转型。要积极主动实施。调结构、促转型是事关长远的大计,决非一朝一夕就能见效,会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困难,甚至还要牺牲很多的眼前利益。广大企业家要居安思危,放眼未来,认准方向,下定决心,积极、主动、及早地实施结构调整,牢牢掌握未来发展先机。要完善机制推进。大力鼓励自主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精心培育一批转型升级的典型企业和先进产业。要优化考核方法,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潜绩”意识,树立正确政绩观,自觉推进调结构、促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