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评论
从“宝应湖”成中国驰名商标说起

2011-10-09 00:00:00    作者: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近日,《扬州日报》刊发消息:“宝应湖”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9月16日《扬州日报》头版头条又刊发“宝应湖”大闸蟹卖得拽的文章。就因为“宝应湖大闸蟹”有了“宝应湖”这一中国驰名商标“王牌”,致使同等规格的产品每公斤比去年上涨了30元至40元,而且供不应求,连“阳澄湖”的人也想打“宝应湖”的牌子卖“阳澄湖”蟹。

我市水网密布,自然条件优越,尤其是高邮湖为我市养殖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就螃蟹而言,我市养殖时间比别人长,养殖水面不比人家小,养殖技术也不比别人差,但价格就是卖不过人家,市场的知名度就是没有别人响。原因众所周知:“品牌”意识缺乏!

阳澄湖大闸蟹经过多年的品牌打造和市场宣传,名声响彻国内外,让人有“一蟹难求”的感觉;高淳固城湖螃蟹借助连续10多届螃蟹节的助推,荣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后起之秀;洪泽湖大闸蟹近年来在市场上也越叫越响,吸引众多客商纷至沓来;再看我们邻近的宝应县,近年来也打出“宝应湖大闸蟹”的品牌,积极参与国内多次螃蟹评比活动,举办螃蟹节,并两次获评“中国十大名蟹”。“宝应湖”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后,更是成为宝应螃蟹和其他农副产品打开市场的“金钥匙”。高邮湖螃蟹的品质并不比人家差,养殖资源和条件也十分优越,曾经有人对高邮湖的螃蟹有这样的评价:肥、大、腥、鲜、绿、甜、靓!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活宝”在市场上就是比不上人家。

“宝应湖”商标2002年注册。几年来,他们从产品质量抓起,全县建成了20多万亩生态高效渔业园区和10多万亩精品养殖示范基地,同时还建立完善了一系列产品标准和生产规程,建立健全生产管理、病害防治、捕捞、销售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记录制度。此外,还加大生态健康养殖推行力度。“十年磨一剑”,最终修成“正果”,“宝应湖”商标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

其实,“宝应湖大闸蟹”开始的名声并没有“高邮湖大闸蟹”叫得响,量也没有高邮多,但“英雄不论出处”,人家潜心做品牌做成了,而我们却“养在深闺人未识”,没有去有组织、有计划地去推进,而是任其发展。打造“品牌”固然需求人力、精力和成本,但我们应该看到“品牌”形成后的优势和长期效益。

“品牌”就是竞争力、软实力、影响力,“品牌”就是认知度、美誉度和公信度。我市有许多水资源的大文章可以去做,并且有条件、有能力可以做好,但如何去做,令人深思。打造“品牌”,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不仅仅是某个产品的个体影响力,更主要的是提升高邮整体的影响力、竞争力。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品牌需要定位,需要宣传推广;品牌要有个性,需要持续创新。但愿“高邮湖”品牌早日打造成功!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