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05 00:00:00 作者:本报特约评论员 来源:今日高邮
——九论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
市委十届二次全会指出,做好明年工作的关键是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民生是社会和谐之本,保民生就需要致力扶贫攻坚为民解困,就需要致力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把普惠民生作为加快推进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能够让83万高邮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和谐。
普惠民生,首先是要让群众富裕。通过健全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做好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鼓励和推动全民创业,在小额担保贷款、创业项目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让广大市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要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促进增收,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其次是要让群众安康。要健全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养老、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险为支撑,以社会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稳定。要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大力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全力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要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降低城乡居民医疗费用自付比例,真正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逐步解决市区低收入家庭、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第三是要让群众得实惠。要大力推进社会福利制度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全面落实好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尊老金”制度;加快推进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积极构建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和专业服务队伍建设,推动精神病人福利事业发展。落实困难群体的惠民殡葬政策,并加大推广力度逐步实现全民覆盖。
幸福和谐,就是要深入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提高城市建设品位,进一步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和居住环境,提升市容市貌优美程度,树立文明城市新形象。加强重点中心镇建设,着力打造设施配套、环境整洁的新型农村社区,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节能减排,争创国家级生态市。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畅通公众诉求表达渠道,扎实推进城乡社区组织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加强“平安高邮”、“法治高邮”建设,落实安全生产制度,有效防止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要努力实现消除贫穷、解决民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对有劳动能力的,确定就业岗位或帮扶项目,帮助其通过劳动自我脱贫;对无劳动能力的,落实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孤儿保障、重残救助、临时救助、物价补贴等社会救助政策,并实施自然增长机制,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扶贫攻坚工作,大力开展“部门单位包干、非公企业挂钩、党员干部结对”活动,确保贫困对象就业有岗位、创业见成效、保障有措施、脱贫有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