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09 00:00:00 作者:本报评论员 来源:今日高邮
——“开新局,开门红”系列评论之五
龙年春节前夕,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2012年“一号文件”,明确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26项实事。这是市委、市政府连续第6年以“一号文件”形式关注和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是市委、市政府一贯的执政理念。纵观去年,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250元,124.6万人次享受基金补偿;自主筹资646.8万元,彻底改造310户农村草危房;东北片区区域供水工程建成通水,全市区域供水实现全覆盖……一项项惠民之举,一桩桩利民之事,绘就了一幅幅幸福画卷,织细织密了幸福安康的保障网。
民生幸福大如天,是以人为本的生动写照。今年是我市加快推进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之年,人民群众是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建设者和实践者,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始终要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唯一标准,把民生幸福作为加快推进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惠及于民的各项社会事业,扎实推进2012年度民生实事工程,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我们更要带头践行“四线六心”工作法,放下架子、腾出时间多深入到基层一线,多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了解他们的诉求、疾苦和期盼,做到有的放矢办实事、做好事,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拥护、支持我们的各项工作,为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民生幸福大如天,是把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的最好诠释。基本实现现代化,不仅要坚持科学发展做大“蛋糕”,更要坚持富民惠民分好“蛋糕”。富民惠民并非易事,靠的还是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壮大。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大的力度、更有力的举措,强势推进工业经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上去了,我们才有更多的精力、财力、物力投入到改善民生、提升幸福上来,才能把改革发展的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于民,才能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添喜事,83万高邮人民才能生活得更有品质、更安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