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02 00:00:00 作者: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近日,《新华日报》刊发一则消息:高淳县把县内所有特色农产品“一网打尽”,统一使用“固城湖”商标包装,使原本连南京市场都进不了的农副产品,一下子在全国大中城市得以销售。看到这则消息,记者不禁想到,我市也有很多富有特色的农副产品,但牌子多而乱,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由此可见,打造特色“农字品牌”已刻不容缓。
阳澄湖大闸蟹因“中国驰名商标”蜚声海内外;苏南很多地区都产水蜜桃,但人们只知道无锡“阳山水蜜桃”;溧阳市大部分优质农产品都使用“天目湖”品牌,使溧阳的农产品名闻全国。再则,我市的“双兔”米业,因为有“双兔”这一中国驰名品牌,同样一斤米却能卖出双倍的价钱,同时还依托“双兔”的品牌衍生出许多后延产品。但类似“双兔”这样的品牌我市又有几个呢?
农产品品牌建设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要打响农产品品牌,除企业自身努力以外,更需要政府部门推一把。宝应湖大闸蟹在打造“中国驰名商标”过程中,政府部门全程跟踪指导;溧阳市生产的啤酒,在政府部门全力推动下,贴上“天目湖”的标签,使小小的啤酒形成上百亿的销售。在推动过程中,相关部门不仅仅停留在宣传引导上,而是在生产流程规范、生产标准制定、产品质量监管、市场推介宣传等方面“多管齐下”。
当然,做响一个农产品品牌,时间跨度比较长,政府部门需要耐心、恒心、静心,要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制定相关规则,对农产品质量实施常态化、制度化监督,否则,仅仅注册了商标,而不注重质量,品牌也是永远打不响的。企业需要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眼光要远一些,心胸要广一些,目标要高一些,千万不能因为利益的纷争,“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
我市除高邮鸭蛋外,还有许多特色农副产品,如高邮湖水产品、高邮鹅、鸭深加工产品、有机大米、葡萄、神居山茶叶、临泽汤羊等等,都有很好的生产基础和资源优势,其中仅高邮湖水产品就可以打造出一系列“高邮湖”的品牌,但这种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被我们闲置了许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