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评论
秃顶上的苍蝇

2013-05-14 00:00:00    作者:石卫青    来源:今日高邮

有个奇怪的现象,秃顶上的苍蝇,人人见而不打。苍蝇嚣张地轰鸣着,秃者忍受着煎熬,观者熟视无睹,持拍者路过调头就走。有好事者来打,结果秃者拒不配合,观者冷看笑话,持拍者责难越权,结果苍蝇不仅飞来飞去、活得很好,还能叮咬好事者一下。

见怪不怪,是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的第一难题。秃顶上的苍蝇,成了处“好风景”。观者云,独乐不如众乐,存在就是合理,何必要打。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年年抓、年年有成效,但“见怪不怪”没有改变多少。对怪现象习以为常,是侵蚀党风政风的重要病源。久而久之,观者也会沦入怪圈,所以“不怪”。

自作自受,是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的第二难题。秃顶与苍蝇,已经连为一体。秃者说,自家情况自家知,我们这样很好,何必要打。苍蝇得利,秃者也得利,大家都是既得利益者,所以肯定不会配合打苍蝇的。反腐倡廉有句话“谁害病、谁吃药”,但往往最后吃药也治不好病,秃者与苍蝇一起完蛋。

有位不为,是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的第三难题。路过、借光、打个酱油。持拍者转了一圈,很有威慑力,也空有威慑力。正如俗话说“占着茅坑不屙屎”,持拍者常常与观者一样,看看而已,情况在握,随时可打。有时也会打,打那些站的不是什么好地方的苍蝇,打了手不疼,打了不伤人。但遇到秃顶上的苍蝇,很为难。秃者是熟人,是朋友,是亲人,怎么好打。秃者已经习惯了顶上有苍蝇,也不好打。能怪持拍者吗?不能。所以,有位不为,还真不好怎么地。

说了半天,还是要称赞好事者。冷眼、指责,都无错,但不提倡。好事者不求好报,但求世人皆存好心。加强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日常行为做起,让秃者自打,让观者帮打,让持拍者真打,让好事者能打,苍蝇无处可去矣。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