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8 00:00:00 作者: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记者近日在乡镇采访时发现,许多乡镇在盘点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时,对下半年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记者认为,抓工作不仅要精心部署,更要全面抓落实。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既要抓经济发展,又要保障民生,同时还要维护一方平安,要做好这些工作,不抓落实肯定不行。没有不折不扣的落实,再好的思路和措施,就像拳头打在棉花胎上。因此,提升落实能力是基层干部必备的基本功。
提升落实能力要掌握“政情”。全局的观念、大局的眼光,有赖于对发展形势的准确把握;发展的机遇、市场的先机,来自于对政策和信息的深入研判;新思路、新举措,出自于实践中的不断借鉴和创新。因此,只有更多掌握“政情”,才能了解形势、把握动态、辨别方向、明确目标、更新观念。否则,在抓落实过程中就会无的放矢、“东一榔头西一棒”,有的甚至在落实中会出现偏差和误判,贻误发展、影响全局。
提升落实能力要分析“地情”。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干部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领头羊”,领头的带得好与坏,关系到一方发展的快与慢。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发展路径。如果找到了因地制宜的发展之路,就说明对“地情”了然于胸了,落实起来就会“对上路”“接上点”;如果连本地的优势和劣势都看不清、把不准,就很难找到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再好的思路和措施也没有载体让你去落实。
提升落实能力要体察“民情”。现在有的地方存在“做事难,不做更难”的现象,群众“有吃有住不求你,有了问题就找你,解决不了就骂你”。尽管这种现象很少,但如果不改变,就很难把各项工作落实好。满腹牢骚解决不了问题,怨天尤人也无济于事。只有多走村入户体察民情,倾听群众的诉求,集中群众的智慧,解决群众的困难,才能让他们支持党委政府的工作,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