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9 00:00:00 作者:杨晓莉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关注贫困大学新生连续报道刊发后,好人无名氏、戴先生、何先生、江奶奶……他们第一时间与记者取得联系,伸出援助之手,用真情和爱心点亮莘莘学子的求学之路。虽然他们只是普通的上班族、普通的退休工人,但他们的善举令人动容,而且在记者陪同他们给资助对象送爱心款的途中,他们再三嘱咐记者,不要张扬,不要宣传报道。
当前,有不少人在感慨社会道德滑坡,然而在高邮,在我们的身边,却涌现出许多令人感动的凡人善举。“最美中学生”管仲培关键时刻勇救老人,最美女教师”徐善兰在癌症最后时刻仍坚守讲台……他们让高邮这座大爱之城更加美丽。如今,捐资助学不留名在邮城又蔚然成风,构筑起邮城道德新高地。虽然这些好心人普通而又平凡,但他们用真情和爱心展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虽然他们的力量微薄,但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爱高邮的深刻内涵。
他们的精神令人感动,必将激励更多的“高邮好人”致力于慈善事业。在宣扬他们善举的同时,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让这些默默做着好事却不图名利的普通人,保留属于他们的那一份“宁静”。这份“宁静”中蕴含着脉脉温情,闪耀着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