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4 00:00:00 作者:佚名 来源:今日高邮
——一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
4日上午,我市召开行政区划调整动员大会,标志着我市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全面实施。这是我市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奋力开创高邮科学发展新局面的一项战略举措。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这次区划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讲政治、讲大局、讲纪律的高度,确保区划调整顺利实施、圆满完成。
区划调整的要义在于“优化”区划,实施行政区划调整是一个地方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2000年,我市进行了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将33个乡镇调整为20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实践证明,实施行政区划调整,优化了城乡空间布局、集聚了特色产业、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同周边地区比,我市镇级主体过多、发展布局散乱、资源配置不优的矛盾依然突出。因此,只有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合理调整布局,适度扩大城镇规模,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行政区划调整是优化配置资源要素的关键举措。随着我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和发展质态的提升,对资源要素的需求与日俱增。但由于乡镇区域有限,部分乡镇产业布局重叠粗放、同质化竞争现象较为严重,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要素资源浪费、生态环境压力等问题普遍存在,加快解决这些问题,干部群众呼声很高。行政区划调整后,将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要素资源,打造大平台、好平台,落户大项目、好项目,有力促进集约发展、特色发展、集聚发展。
行政区划调整是推进城镇化、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在我市现有乡镇、园区中,部分镇规模小、人口少、实力弱,个别园区体制、机制尚未理顺,通过行政区划调整适度合并扩大部分镇的规模,可以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资源,在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社会管理等方面逐步实现一体化,从而达到做优中心市区、做强中心镇、做特一般镇的目的,增强小城镇对二、三产业和从事非农产业人员的吸纳能力,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行政区划调整是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实施行政区划调整,我市由现有的20个乡镇减少到2个街道、11个乡镇,可以较大幅度精简行政机构和人员,减少管理层次,有利于建立起结构合理、管理科学、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有利于降低运行和发展成本,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把更多的财力用在民生改善和促进发展上;有利于促进政府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理念,更好地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改革发展红利。
实施行政区划调整,是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结合现实情况和发展需要作出的科学决策,是一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举措,事关高邮长远发展,事关干部群众的切身利益。市委、市政府充分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和破解难题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集中精力,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我们相信,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必将为高邮的特色发展、融合发展、追赶发展拓出更新更广的天地,必将为高邮率先崛起、跨越前行插上更加强劲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