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30 16:50:31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新媒体技术不断推广应用,乡村地区也实现了向新兴媒体传播,为农村居民获取信息带来了新的选择,并成为乡村文化传播的重要新载体。将新媒体推广应用与乡村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可以极大地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实现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发扬。
新媒体推广应用促进农民由弱话语转向强话语,转变乡村文化建设主体
新媒体时代以来,农民获取信息和传播的渠道被拓宽。乡村文化传播的主体,已经从“舆论领袖”转向平民化。之前“乡村舆论领袖”是指通过官方渠道或拥有官方背景身份,能够整合重要信息在村内进行信息传播的人。而现在农民借助新媒体互联网技术拥有公开发表自己言论的机会,农民开始从由弱话语转向强话语,普通农民逐渐成为了新的“乡村舆论领袖”。如微信、QQ等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农民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和言论。形成村干部与农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农民借助新媒体发布信息,沟通感情,传播乡村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农村生活的新常态。比如,著名微博博主李子柒走红网络,她的视频以乡村环境为背景,贴近传统朴实的田园生活,呈现出现实化、立体化、自然化的农村生活状态,传播了代表着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乡村文化,其美学效应在全国乃至全球获得极佳赞誉。由此可见,新媒体对转变乡村文化建设主体,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播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新媒体推广应用促进传统文化传播,扩大乡村文化建设群体
新媒体极大满足农民群体对信息的需求,增加了农民通过新媒体途径主动获取知识和资讯的兴趣。比如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乡村文化进行传播,打破了传统电视媒介受到空间条件、时间条件、播出条件对传播传统文化的限制。比如在中央电视台与网络平台同步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VR”技术、“3D”技术的运用,情景再现如梦似幻的诗词意境,讲述着古典传统的文化,也唤起农民对传统乡村文化的记忆,使节目的观看体验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农民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共鸣,呼唤其对乡村文化的守护与依恋,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继而自觉地投入到乡村文化的建设中,成为乡村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
新媒体推广应用促进乡村文化交流,增加乡村文化传播载体
新媒体硬件设施投入使用,以及软件平台开发推广,极大促进了乡村文化对外交流,尤其是一些短视频应用软件的兴起,如抖音、快手等,使农民可以自由地向外界传播乡村文化,促进对外交流,比如,江苏省泗阳县的云渡桃雕,曾经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近年来由于缺乏宣传和传承,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中。然而借助新媒体短视频的传播推广,使云渡桃雕重新回归大众视野中,也吸引当地乡村青年参与和保护,成为云渡桃雕新的传承人。这个案例,充分反映新媒体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新媒体使濒危的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得到了保留。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