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评论
【融媒快评】黄士民丨岁月的温度

2023-10-04 20:31:22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昨天唐先生在朋友圈晒出奶奶当年做的老虎鞋,可爱的造型,朴实的风格,好看的色彩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共情,老物件里蕴藏的生活密码,开启光阴的故事,传递岁月的温度。都说没有岁月可回头,但这些留存温度的老物件,浸泡在时光的色彩里,时间愈久,年份越深,其中的朴实和真情愈发动人。

老物件中有山高水长。唐先生晒的这几双老虎鞋让人想起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想起母亲就是帮你缝掉落的钮扣时,还要将其他钮扣同时给你缝紧的那个人。老一辈用一针一线把特别的情感缝进层层叠叠,满腔之爱倾注其中。笔者儿子小的时候,一直都穿外婆手工做的布鞋,老虎鞋、方口布鞋、扎带子的灯芯绒棉鞋等。这些鞋子的制作有许多道工艺,选料、糊帮、晾晒、剪样、缝制等,一道道工序都留存着母爱的温度。记得一位作家说过,穿着母亲亲手做的布鞋,走起路来踏踏实实。光阴的故事里有许多这样温暖的记忆,小时候爸爸做的兔子灯,妈妈做的小棉袄,爷爷掰成的铁环,奶奶缝织的蛋兜,陪伴美好的童年时光,成为抹不掉的记忆,山高水长,源源不断,年份越久,越是醇厚。

老物件中有地久天长。这些老物件里不仅有情感的温度,而且有匠心,有智慧,心灵手巧,心有所属。老家附近有一位技术过硬的扳金工,用他做的铁皮铅桶装水,滴水不漏,用他做的刨子刀削水果,顺滑光溜。那些逝去的岁月里,老手艺,老行当,老师傅,成为那个年代的精彩缩影,传承好,利用好,让其在新时代发挥新能效,值得后一代人用心琢磨。有些老物件本身就是非遗项目,如何将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传承光大,有许多事情可做。我市每年利用端午等节点举办的非遗项目展示活动,一批老手艺、老行当、老师傅都会集中展示精湛的传统技艺,让人看了叹为观止,尤其是一些年轻人觉得既新鲜又奇妙,如何把这些有兴趣 、有想法的年轻人的热情点拨得更亮更旺,既要细研深究,更要抓紧抓实。这些老行当的制作人年龄基本都是七老八十,要加快传帮带的步伐,启动抢救性的传承机制,让这些老手艺人得到职业安慰。老物件不一定都能派上新用场,但其工艺和方法有传承的价值,慢不得,等不得,更舍不得。我市目前有非遗项目80多个,非遗项目传承人70余名,其中省级1人,扬州市级19人。充分发挥这些非遗传承人的作用,正常开展活动,加强传承研讨,定期展示技能,拓展对外交流,有许多工作要做。前不久刚去世的高邮民歌国家级传承人王兰英,就给高邮民歌这块金字招牌的传习传承提出了新的课题,据了解,目前我市仅有高邮民歌扬州市级项目传承人一名,省级、国家级还是空白,跟上趟,传到位,让高邮民歌发扬光大,地久天长,任重道远。

老物件中有烟火绵长。老物件承载着时代、社会、个人的生活记忆,也沉淀着传统文化和乡风民情。节日期间在南门大街见一老太卖的东西挺有特色,有节日的香囊、特色的老虎鞋、手工小扫把等,琳琅满目,五彩缤纷,都是寻常百姓的家用物件,有的还属非遗行当。这些传统的老手艺延续着淳朴的民俗,散发着浓浓的烟火气。这些年市文旅部门每年组织非遗展示活动,很多老行当的制作人热情参与,尽情展示,让更多人领略到老手艺、老物件的魅力。我曾当面问过几位老行当的老师傅,有没有人愿意学习或是有没有中意的传承人,他们都露出无奈的表情。一方面,老行当、老手艺承载了许多美好生活记忆,延续了醇厚的乡风民情,记录了乡情乡愁,一方面老手艺、老行当因制作工艺相对复杂、批量生产的技术支撑不足,导致市场萎缩,利润空间有限,前景堪忧。用心寻找和认真把握非遗与新时代的契合点,培植项目延续的支撑点,不断拓宽发展空间,值得探索。我市这些年在非遗进景区、进社区、进校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介作用,节日期间部分非遗项目的展示受到游客推崇和点赞,但就老手艺、老行当的接续传承、发扬光大,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如何找到让老手艺活起来、老物件用起来的有效路径,仍需做认真研究和探索。非遗项目传承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扶持引领力度,建立和完善保护利用的机制,一方面要加快培植项目传承人队伍,做到艺有人传,事有人做,活有人干,真正把用起来、活起来的文章做足做活。面对老行当、老物件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要多头多路,多着并举,通过给他们注入新技术、赋予新元素、丰富新内涵、提升新品位,尤其在老行当、老物件的文化创意、技术创新、规模生产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拓宽视野,广开门路,形成品牌,打好特色拳,做长产业链,拓宽新市场。

生活是五花八门的俗,非遗有历久弥新的雅。老物件是有灵魂的,它们蕴含着历史的沉淀和人文的温度;老行当是有故事的,每一次接触都有有趣味、有价值的发现。我们一起努力,让老行当、老物件焕发青春,发扬光大,留住岁月温度,制造时代美好。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