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评论
【融媒快评】黄士民|有一种收藏叫分享

2024-07-06 21:02:54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从《扬州晚报》慕相中先生的朋友圈得知,7月5日下午5点,88岁的陈金龙老师骑着电三轮来馆,将自己三十多年来拍摄的近万张扬剧、曲艺和京剧的照片捐赠给扬州老照片馆,全部为演出人物照片。为了拍摄这些照片,陈老师花了几万元买相机、洗照片,然后分主题装进相册,多次搬家都一直带在身边。前几日看到晚报思享者版面我写的文章,决定把这批照片全部捐给扬州老照片馆保存。这也是目前老照片馆接收的数量最多的一次捐赠。感谢陈老师。

看罢消息,感叹之余心生敬佩,一是陈金龙老师几十年矢志不渝的追求,二是陈金龙老师无私奉献的热忱。近万张的人物演出照片,聚焦了扬州戏曲的精彩瞬间,刻录了扬州文化的兴旺繁荣,反映了扬州文化舞台的多姿多彩。从大慕朋友圈选发的图片上看,当中还有一些大家熟悉的面孔,譬如当下仍活跃在曲艺舞台上的网红马伟等。

据有关报道介绍,陈金龙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热心扬州文化事业,被称为“一秒都闲不下来”的文化热心人,他写的《扬州往事》这本书,记录扬州当年教场、茶馆、小巷、书场……五花八门的尘封往事,堪称老扬州的传奇大观。陈老师痴迷扬剧戏曲,熟悉扬州评话,从15岁起就开始学戏,曾经是业余小剧团的“台柱子”。从他捐给扬州老照片馆近万张的舞台人物照片里,能看到他风尘仆仆、多姿多彩的戏剧人生,这些弥足珍贵的照片,既是文化的累积,热爱的凸显,也是扬州戏曲长河中一朵朵晶莹的浪花,更是记录扬州曲艺工作的生动档案。

陈金龙老师的无私让人看到一位文化热心人的热心肠,一帧帧有价值的照片对研究扬州曲艺提供了翔实的历史资料,立体生动,承前启后。将自己保存收藏几十年的珍贵照片无私奉献,体现了陈老师的爱心与境界,这种文化情怀与他几十年如一日对戏曲的痴迷与钟爱一脉相承,近万幅老照片,归类、保管、存档等,辛苦可想而知,但收藏的是舞台上的活灵活现,留存的是爱好者的一往情深。把这些老照片放在更合适的场馆,让更多人品赏舞台的精彩,戏曲的魅力,由独乐乐到众乐乐,其乐无穷。

收藏的乐趣可以在其增值之金钱,可以在其观赏之美感,然而最有乐趣者在其历史文化艺术内涵被发现、被解读、被感悟,在更大的舞台、更广的空间、更多的人群中共享、分享。陈老师的无私奉献,让人看到一个耄耋老人的拳拳爱心,把一些有价值的个人收藏资料,提供给更适合的场馆,存放到更专业的平台,不仅延伸了收藏品本身的价值,拓展了藏品的边界,而且有利于发挥这些藏品的社会价值、史料价值、研究价值、品赏价值,通过后来的专业研判,借鉴思考,延续拓展,达到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社会功效。

收藏不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珍视。陈老师的无私捐赠,让我想到有一种收藏叫分享,这样的分享有利于当下,更有益于未来。近年我市档案局经常接受社会热心人士的无偿捐赠,其中一些有价值的个人藏品,拓展了许多领域的研究发掘空间。近期还有文化学者向市档案馆赠送有史料价值的文献与图片,部分收藏爱好者向相关部门提供有史料价值的物件等,点滴之举汇成江河。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像陈老师一样的有识之士、热心人士,继续奉献爱心,分享美好,发挥价值。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