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1 18:27:38 作者:□ 徐霞 来源:今日高邮
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乌兰牧骑队员的回信中,指出“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并勉励他们争当“红色文艺轻骑兵”。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人民都需要艺术的滋养。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的高邮,同样需要一支“邮”底蕴、“邮”格局、“邮”理想的文艺轻骑兵,为时代讴歌,为城市喝彩。
《资治通鉴》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优秀的品德、良好的修养、端正的作风是艺术精品的前缀,唯有“德”配之,“艺”才能“馨”之、“美”之。高邮的文艺工作者理应立德立行,争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凝聚时代正能量。
提升修养“邮”底蕴。回望2024年,高邮文艺界的系列品牌活动和精品展示,无论是“四季看高邮——从烟火气到诗画意”“在金色的田野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等实践活动,还是“邮驿路 运河情”全国美术作品展、书法大展临帖展等艺术品牌,都是基于本土、融于高邮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汲取养分。因此,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文明的底蕴,而且要有传统文化的血脉,这就要求我们的文艺创作者,摒弃喧哗浮躁、潜心静气积累,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为、艺术修养,将德行、品性、格局融入创作之中。
涵养情怀“邮”格局。2024年,无论是《上河之畔》《高邮与大运河》,还是殷旭明的草书作品、卞春香美术作品《远去的帆影》,抑或是现代扬剧小戏《誓言》《志强参军》等等,这些优秀作品无一不传递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弘扬着温暖的正能量。毫无疑问,好的作品,是作者心境和格局的反应,高邮的文艺创作者要有胸怀天下的格局、目及古今的视野,坚守道德底线,坚持“二为”方向,多用好的作品抒写高邮这座城市的烟火气、诗画意和真善美,不断提升各文艺家协会乃至艺术家的影响力。
心系家国“邮”理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当前,高邮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更需要好的文艺作品引领风尚、滋润人心、鼓舞斗志、激励前行。高邮的文艺创作者们要更加重视自身的品行、作风、能力、口碑,坚定理想追求、塑造道德情操。要开展“德艺双馨”大讨论,举办“主席开讲”,让各个文艺家协会的主席走上讲台,讲创作历程、谈心得体会,真正做到“以学养德,内外兼修”,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文艺轻骑兵,在服务现代化新高邮建设中发挥文化文艺的精神引领作用。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